第3章 曹子恒的日常(一)(2/2)
婴儿床上,襁褓里,刚足月的小婴儿自然是曹子恒的弟弟,小sè • láng曹植。
而未来的曹家猛将,现在正三岁的黄须儿曹彰则规规矩矩的坐在边上,吃相可比自家哥哥斯文得多。
“娘,你也吃。”卞氏很节俭,即便刚生产完,也并没有多少营养品。
曹子恒把唯一的鸡蛋送到卞氏的嘴边,刚生产完的妇人要的是营养,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是最容易找到的营养品了。
看着母亲把鸡蛋吃下去,曹子恒觉着之前托人寻找的母山羊应该找到了,该去提回来了。
羊奶的营养还是很不错的,煮沸了小曹彰也能喝。
牛奶就不要想了,牛这种重要的牲口,在这个时代价值可以跟现代的中档小轿车比了。专门养一头牛挤奶,说出来保证曹操能把他打出屎来。当然,前世并未养过小孩的曹子恒并不知道,亚洲人对牛ru那大分子的ru糖,普遍存在着不能很好吸收的毛病,亦就是所谓的ru糖不耐受体质,亦算是错有错着。
“好了,吃完赶紧去学舍。先生已经好几次向你父亲投诉你迟到了。”
告别了卞氏,曹子恒就出发去学舍。
启蒙简单吗?汉朝士族六岁就开始启蒙教育。一个六岁孩童的课本能有多难?
但是,当时第一天的教学内容却让曹子恒觉着,自己这个四年本科大学生在古代跟一个文盲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区区启蒙课本,结果有一半的字认不出来。
《史籀篇》《急就篇》都是汉朝的启蒙课本。当然,东汉末年《急就篇》更为流行。
《汉书·艺文志》著录《史籀》十五篇,谓周宣王太史作,以教学童,字与孔子壁中古文异体,秦人所作《仓颉》、《爰历》、《博学》,文字多取自此篇。
《急就篇》是西汉史游撰字书。该书是中国古代教学童识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字书,在这个时代常被用作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
学舍里书声琅琅,这里乃是家学,学生多是曹家与夏侯家的年轻子弟。夫子是个两鬓斑白的干瘦老头,出身寒门,年轻时博学有才,得到曹操祖父曹嵩的举荐,可惜脾气太直得罪上官,便干脆弃官归家治学,后来收了不少弟子,于谯县中以教学闻名乡里。
此刻手中一卷书,闭着眼听着下面幼童的读书声。
“曹真,你的觚字念错了,曹……”声音停歇,夫子就开始纠正各童子的错误,并进行处罚,戒尺,让几个童子的手心都红肿起来。
曹子恒自然不在被处罚的行列,九年义务教育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自然不会因为这么点事就拉跨,可即使有上辈子的识字基础,把整个用隶书写的《急就篇》上的字认全,也花了整整一周。
对此曹子恒是完全无法接受,但事实上,他当上了学舍里的优等生。
这个优等生与历史上写出《燕歌行》的魏文帝相比如何?曹子恒并不知道,但并不妨碍曹子恒得到在课堂上他想要的待遇。
念完书,各童子就开始对着黑板上的粉笔字,用桌子上的沙盘开始练字。
黑板这么个现代的东西,自然是曹子恒的杰作。你能想象,一群臭屁孩为了认字,围在一个大沙盘前看着夫子写字,搞得跟西方遗体告别一个样。
最后,曹子恒拿出了现代教具,黑板粉笔,才告别了这个瘆人的场景。
夫子得到这么个教学利器,自然十分高兴,毕竟在纸张缺乏的当下,教育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一件能提升教育效率的利器,简直可遇不可求。
如此,夫子在曹操面前给曹子恒好一顿夸赞,本来就是优等生,还能发明教育利器。曹操欣慰自己孩子的优秀,也发愁孩子那吊儿郎当的个性。打也打过,罚也罚过,可每次说话都“一言九顶”,着实让曹操无可奈何。
本来指望着这位出了名严厉的启蒙老师能好好的纠正下儿子那鬼样子。奈何,得到好东西的夫子,当天晚上连干了三大盅,然后书信几位同为名士的好友炫耀,咳,分享去了。
所谓的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夫子得了炫耀资本,自然不好对曹子恒过于严厉。曹子恒可是承诺过,过些日子再给他点好东西呢,他可是十分期待的。
“丕哥,你帮我在夫子面前说说情吧。读二十遍《急就篇》真的要我命呀。”说话的是刚被处罚的曹真,这位曹操的养子,未来会率领虎豹骑的曹魏二代猛将,正一脸沮丧的向曹子恒求救。
对此,曹子恒表示爱莫能助,《急就篇》全篇差不多两千字,读二十遍,想想都声音沙哑。
“祝你好运。”曹子恒拍了拍曹真的肩膀,收拾东西下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