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跪倒在地(2/2)
以嬴封的身份,国子学太学自然是进不去的。
虽说四门学是庶民子弟能进,但要没有女皇陛下,嬴封肯定也是进不去的。
当然,通过女皇陛下后门进学校这件事,嬴封自然是不会透露的了。
进了四门学,其实也就是为了能制举。
说到制举。
这是和科举不太一样的一种考试。
大梁朝的科举,无非就是通过州县初试,既乡贡。
或者是太学这类学校保送的学生,
在京城参加的考试,既所谓常试。
现在耳熟能详的进士科、明经明法明书算等,每三年一次,就是常试。
但制举,则是不定期,属于皇帝灵机一动,或者拍拍大腿,拍拍脑门,想开考就开考的。
不过说起来挺随意。
其实也是有需要才开的。
比如突然发生打仗、或者突然灾害或者病疫,需要招收专门人才。
这就是制举。
除了同样耳熟能详的博学宏词科、还有知谋将帅科、王霸科拔萃科、疾恶科等等不下百种的科目。
嬴封利用电脑查询时候,才知在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张问张九龄,就是没通过科举。
直接是制举录用。
尤其是宰相张问。
他通过的是材堪经邦科。
是帝国最高级的人才,才能考核通过的。
若说普通人通过科举考成了进士。
但几百名进士都未必能有一两个人,能通过材堪经邦或者博学宏词。
听着倒是很棒。
但嬴封确是愁眉苦脸。
据公主殿下非常含蓄的透露。
当今女皇,也就是她的母后,有意也要让嬴封从这两个科目里挑一个来殿试策问的。
说实在话,嬴封感觉很头大。
他的古文水平,充其量,也就是能把繁体字给看下来的程度。
至于别的,他连四书五经都没得翻过。
让他和那些考过进士明经之类科目的人...同台回答各种经国安邦的问题...
应该...能靠他这超越几千年不止的见识,赢过别人吧?
嬴封在电脑系统里查过几篇状元文之后,倒是收了看不起古人的心思。
算了,干着急也没用。
走一步看一步吧。
五天之后,李铁蛋安全的将二娘他们带到嬴封面前。
久别重逢,和家里几个小孩子团聚,嬴封难得的高兴起来。
“大朗,这次过来,按你的要求,将最后留下的这些土豆,都带过来了。还有地里那些,只能等今秋收获之后,再给你运了。”
“嗯,到时候我家地里的那些,就劳烦你帮忙收了,至于农场里的,到时收获之后,给我留一些做种,剩下的你们也可以卖给别人。”
这土豆,嬴封还打算留着将来推广。
可不能疏忽。
农场里已经没啥人了,那么多土豆,嬴封肯定是顾不过来,不如给李铁蛋他们。
“大朗你放心吧,还有剩下的那点皮货制品,我们这次也带来了。”
李铁蛋指着满满当当的载货马车说道。
“我没法等皮货全部卖掉了,着急赶路,这些皮货就麻烦你帮我卖吧,卖得的钱,七三分成,就当是给你们的辛苦钱了。”
嬴封在凉州城耽搁的有点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