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有人买菜吗(2/4)
长孙无忌其实不想掺和这件事,不过他得到了李绩和李靖的拜托,所以过来劝解李世民,暂缓辽东地区的精兵撤离。
李靖为啥不自己过来呢?
那是因为几年前李靖领兵击败dōng • tū厥,后来又领兵消灭了吐谷浑。
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端,为了避免被李世民猜忌,自此之后,李靖就主动退出权利中心了。
他一直在家趴着,不过他老人家啥军事素养,他自然明白高句丽巨大的威胁。
李靖是一直主张彻底消灭高句丽的。
李绩算得上是李靖的继承者,作为李靖之后,大唐另一统帅级别的军事家,他同样高度认可高句丽的威胁。
而今年这一次教训高句丽,就是李绩制定的行军策略。
李绩的身份不适合跟李世民说不退兵的事。
不然的话言官会说他故意夸大敌人实力,养寇自重。
所以两个人都找到了长孙无忌。
魏征随后与长孙无忌一起分析了高句丽的情况,然后表示现在还不是撤军的时候。
而且大唐不仅仅不应该撤军,还要增加部队,为彻底消灭高句丽做准备。
李世民闻言,摇了摇头,“你们当真朕不知道高句丽的威胁吗?”
“但是萧禹告诉朕,朝廷没钱了,你们说,应该怎么办?”
萧禹是朝廷的户部尚书,管着大唐的钱袋子。
他从前隋就是gāo • guān,经历了杨广,李渊,李世民三朝,一直都是gāo • guān。
尽管魏征房玄龄看不上萧禹,觉得这个人墙头草,没啥气节。
但是萧禹这样的经历还能站在大唐顶端,那不正是因为他的才能吗?
他说没钱,那是真的没钱了。
像是大汉朝,刚刚立国的时候,足足休养了三代人,这才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让武帝打仗。
而在大唐,成立不过十二年,李世民就安排着打dōng • tū厥,然后打吐谷浑,打高句丽。
这仗一直没有停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