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捷报来,心思动(2/4)
不过李世民到底是千古一帝,才略和胆识都是一等一的,他知道这时候的长安,兵力空虚,即便是据城而守,也未必挡得住对面的二十万控弦之士。
且各地的军队汇集过来需要时间,他决定干一件诸葛武侯曾经干过的事--空城计。
于是乎,李世民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大臣来到了渭水南岸,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遥遥相望,大骂颉利可汗背弃盟约,完全没有兵临城下的惶恐。
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李世民作为皇帝,能够以身犯险,这让野心勃勃的颉利可汗心里也开始打鼓了。
他本来就是打算来唐朝打个秋风,现在沿途的城镇劫掠下来的收获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他对打下长安这种硬仗兴趣不大。
而且看李世民的阵势,估计也不好打,说不定大半兵力就折在这里了。
草原不比中原,兵强马壮者为王,如果损失了太多兵力,那自己这个可汗还是不是可汗就很难说了。
最后还是选择怂了,决定带着好处走人的颉利可汗两天后在渭水和李世民斩白马为盟,随即带着大军回撤,并且在之后给李世民献上了三千匹战马和万只羊。
按道理说,李世民这次渭水之盟已经算是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了,不仅逼退了颉利可汗的大军,还反过来要到了颉利可汗献出的好处,比起刘邦在白登之围中不得不把公主献出去和亲不知道强了多少。
但是李世民心里一点也不觉得满意,堂堂大唐,被这帮子草原蛮子打到了都城之下,沿途不知道多少城镇村落遭受了劫掠荼毒,结果却只能签订了这么一个城下之盟,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不仅仅李世民这样想,大唐的朝臣和百姓也都这样想,所有人都想一雪前耻,于是乎就有了此次出兵。
虽然大家都知道,单凭一次出兵是不可能解决突厥问题的,也不可能让横跨几千里疆域的突厥灭亡。
但毕竟打了大胜仗,身为大唐子民,谁不为之骄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