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二世乱秦5:落草为寇(1/3)
秦二世的残暴一方面继承了始皇帝的基因,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皇位来的不名不正,一直心存疑虑,所以只有当他把所有有关的人斩尽杀绝之后,才能够高枕无忧。
他这么做,最受益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赵高。俗话说得好,不怕坏人傻,就怕坏人有文化。赵高不就是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坏人么,一个精通律法的大坏人,那些死在他手里的大臣,哪一个不是被他丰富的律法知识所搞定的。
经历了这样的浩劫,秦朝还能久远么?肯定不行的,是人都知道!
要说残酷还得说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他对老百姓的压榨可是相当残酷啊。各种苛捐杂税就不提了,一来就筑长城,二来凿灵渠,然后修骊山陵墓,建立阿房宫,前前后后用了三百余万的劳力和囚犯。据统计整个大秦朝也就千万人口,三分之一为始皇帝拉去做了努力,这老百姓能同意吗!
当然不能同意,所以反秦的势力从秦朝一开始,就一直存在。
这些反秦势力,一部分来自受压迫的老百姓,这些人不得不反抗,只有反抗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另一部分是旧诸侯的势力,这些人还做着恢复自己的国家,继续当诸侯王春秋大梦。
这一年,秦始皇正是颁布召令,修建骊山陵墓。要求各郡县派遣囚犯火速前往骊山,违者将接受连坐的罪行。
各地的官员无不紧张万分,十分重视,毕竟是要掉脑袋的差事。
沛县负责派出的囚犯,就轮到刘邦押送。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邦心里万马奔腾,气不打一出来。
但抱怨归抱怨,事情还得做!刘邦带好随从,压着囚犯就从沛县出发了。
刘邦这人还是太散漫,年轻的时候呢,养成了喝酒的恶习,走哪儿都想来几口,解解馋。就连押送囚犯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能耽误他喝酒!
这不,刘邦就因为喝酒惹出了大麻烦!
押送的囚犯总是趁着刘邦喝酒的时候悄悄逃跑,等到押送队伍到了芒砀山(现在的五A级景区,又称仙女峰)的时候,囚犯跑了一大半。
刘邦发现了这个问题,心里估摸着,到了骊山估计没有囚犯可以上交了,干脆不走了,喊着部下喝了一夜的酒,喝完酒,趁着酒劲,把所有的囚犯都给放了!
囚犯们对着突如其来的释放,还有点不敢相信。
刘邦醉醺醺地对他们说:“你们快快逃命去吧,你们逃了,我也要赶快逃命了!”
听了这话,囚犯们才慌忙逃走。倒是有几个十分讲义气的人,留下来要追随刘邦。
刘邦见囚犯逃的差不多了,想起自己即将面临的酷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酒也醒了差不多了。原本计划囚犯逃了,自己也就逃了吧。
可眼看这么多人追随自己,他也就改变了计划,带着这些人,趁着夜色,准备走小路,穿过前面的沼泽。
刘邦派了一个人在前面探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