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二世乱秦3:朝纲混乱(2/2)
秦二世的巡视排场可是你秦始皇大不知道多少倍。不仅如此,受到赵高的唆使,所到之处遇见不听话的官吏和百姓,不问青红皂白,统统诛杀。弄得当地人心惶惶。
要数胡亥和赵高,真的是臭味相同,情投意合,价值观相似的令人咋舌。当皇帝的想尽情享乐,当大臣的趁机扩张权势,这一唱一和,真的绝了。
此时的胡亥完全成了赵高的摆布的对象,受赵高的唆使杀了蒙恬蒙毅两兄弟。赵高还是不满意自己的地位,又把矛头对准了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
秦二世为了尽快修阿房宫,继续向国内征发徭役,几十万老百姓被抓,人民的生活陷入一片苦海深渊。各种反抗情绪风起云涌。
两位丞相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联名上书秦二世,劝他不要修建阿房宫,避免老百姓的反抗。
秦二世非但不听,还准备派人将这他们抓起来。
消息不胫而走,在卫士前来之前,功勋卓著的冯去疾和冯劫哪里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和诽谤,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干脆携手自杀了。
可皇位毕竟得来的不怎么光明正大,胡亥心里还是很忐忑,总觉得光靠赵高的支持,自己不能长久,就向左丞相李斯请教。
李斯也算识时务者为俊杰,若不是他参与到沙丘之变,这会也许就没有胡亥啥事呢!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没有遭到赵高的陷害。
胡亥叫来李斯,就问他:“为什么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总是十分辛苦呢!比如尧,住的茅草房子,吃野菜汤,裹鹿皮御寒,他是没钱吗?大禹治水的时候,东奔西跑,与百姓同甘共苦,最后还客死异乡。这些当帝王的是不是都傻了呀!难道他们当皇帝,就是为了自己受苦吗?这些穷日子都是那些没本事的人提倡的,不是帝王该经受的。在我看来,当了帝王,就应该好好享受,那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我就想这么一直享乐下去,只是不知道能坚持多级,丞相意见如何?”
李斯听完,后背不停冒着冷汗,在他心里已经是分清楚,赵高对秦二世灌了什么mí • hún汤了!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姓名。
为了自保,李斯率先发难。他写了一封长长的文章。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帝王如何独断专制,如何使用酷刑酷法镇压百姓的反抗。
李斯正是想通过这个方法,树立自己在秦二世心中的地位,然后当今皇帝知道,自己是和他一边儿的,这衷心表露的再明白不过了。
秦二世是什么人,他虽当着皇帝,可实际上确实赵高的匕首,赵高的利剑,赵高的shā • rén机器。
沙丘之变就你们三人知道,其中一个当了皇帝,另一个万人之上,剩下你李斯,那不是一个针眼,扎着人怪不舒服吗?
赵高早就想把李斯抓杀了,就开始胡亥面前诋毁李斯,令胡亥布满。时机成熟后,他又向胡亥编了李斯的三个罪状:
一是李斯参与了胡亥的沙丘之变的阴谋,却一直抱怨自己不受重用,希望有自己的领地。
二是李斯的儿子李由身为郡守,对当地的百姓叛乱,并没有很好的镇压,因为李由和叛乱的首领是老乡,双方还有过书信往来,似乎有造反的倾向。
三是作为丞相,李斯目前的权利似乎太大了,超过了皇帝,大有功高震主的威胁,而且内心还不怎么满意,恐有二心。
胡亥这个嫩头青的小皇帝,相信了赵高的花言巧语,决定抓李斯。所可他仔细想了想,好像又找不到真凭实据,就只好派人二十四小时监视李斯的一举一动。
李斯也不是吃素的,知道赵高开始整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写好奏折,准备上书秦二世,决定先发制人。
秦二世正在宫中饮酒作乐,李斯拿着奏折就进来了。他也不管当时的情形,就将奏折递给侍从。
奏折里全都是揭发了赵高的各种罪行。
秦二世皱着眉头,读完奏折,觉得十分扫兴,一怒之下,不由分说就将李斯给抓了。
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这下主动权掌握在赵高手里。他对监狱中的李斯无所不用极刑,李斯这把老骨头,哪里受得了这番折腾。几次之后,也只有低头画押,承认了这些莫须有的罪行。
赵高捧着来之不易的认罪诏书,迫不及待呈递给胡亥。
胡亥看后,下令处决李斯。
处决李斯的刑法极其残酷,几乎用尽了秦朝当时的酷刑:在脸上刻字的“黥刑”,割掉鼻子的“劓刑”,砍掉双脚,拦腰斩断的“腰斩”,然后剁成…,这就是传说中的“具五刑”。
不仅如此,李斯的一家也因此遭受诛杀。
至此,始皇帝下的重臣,全部被铲除,大秦朝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
可赵高则站在行刑台前,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