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势不可挡1:命中注定(秦)(1/2)
秦昭王接受范睢的建议,同意赵国割地求和。但他并不知道这是赵国人贿赂了范睢的结果。
休战的命令送到军中,此时的秦军正为灭亡赵国,做着最后的准备。
白起得知后,十分不爽,也知道这是范睢的建议,从此秦国的将相关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休兵就休兵,白起回到国内,安心养病。
可是赵国突然临时反水,原本割给秦国的城池,让赵成王给了魏国和楚国,欲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秦昭王知道自己被耍了,再次发兵邯郸。
这一仗打得很不顺,可秦昭王又想尽快占领邯郸,增加兵力,结果以及不尽人意。
白起的病总算好了,秦昭王迫不及待地让白起去攻打邯郸。
但是,白起却找了很多理由,分析这场战事对秦国的不利,就是不愿意出兵。
秦昭王十分不爽白起的态度,换了将领继续攻打邯郸,仍然久攻不下,又逢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带兵前来救援,反而弄得秦国打败而归。
白起知道结果后,就嘲笑秦昭王,不听自己的劝告,这下活该了吧!
秦昭王气不过,非要白起出兵攻打去邯郸,白起就谎称有病,不便作战。两人就这么相互打着太极。
可是前线战败的消息不断传回秦国,秦昭王强硬要求白起出站。
这下不能再打太极了,白起只有拖着病怏怏的身体,上路了。
刚刚走到杜邮,秦昭王一纸令下,让白起自尽。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也觉得自己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几十万降兵,实在是死有余辜,边举剑自刎。
最终,赵国在楚国和魏国的帮助下,顺利解了邯郸之围。
邯郸之战失败后,居住在赵国的秦国人都觉得不安全,纷纷出逃,包括正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则在商人吕不韦的资助下逃回秦国。
公元前256年,邯郸之战失败后,秦国把矛头对准了周王室的领居韩国,秦将赵掺风卷残云一般,占领韩国数十个城池,斩杀韩军士兵二十余万人,把隔壁的周赧王,吓得没了章法。
此时的周王室早已债台高筑,分裂成东西两股势力。但周赧王却充满了求生的欲望,看见秦国打到家门口,心想,我怎么也要对付一下,可因为惧怕秦国,还不敢光明正大地搞,只能悄悄联合燕国和楚国,搞起合纵,对抗秦国。
联军数量倒不是很多,却断了秦国出征的路,这可把秦昭王气惨了,二话不说就打到西周国内,周赧王哪里又抵抗之力,屁颠屁颠就跑到秦昭王面前求饶,还把仅有的所有入地都献给秦国,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这次,秦昭王可没有客气,得了地也没给周赧王好看,虽绕了他不死,但把他贬为庶民,捆在柱子上游街示众,放了回去。
回到国内,周赧王郁郁寡欢,没多久就死了。东周建国870余年,也就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可以说秦昭王为后来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的基础。他所采取的远交近攻的战略,闹得中原四分五裂,各家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却一个个落入秦国的圈套。
在秦昭王死前,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把魏国打压为自己的附属国。
等到儿子秦文王继位的时候,秦国的前途一片光明,只需要按照既定步骤操作就行了。
秦文王原名嬴柱,是秦昭王的二儿子。他坐上王位还是蛮幸运的。
十几年前,当时的太子突然莫名其妙死了,当时还是安国君的嬴柱就顺理成章地当了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