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硝烟弥漫6:混乱中停滞(韩)(1/2)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君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这段话说的就是如何用“术”治理国家,应该还记得,这个“术”就是当年申不害变法的时候,提出了一种理论。
这个理论目的是帮助君王确定一系列任用,考核和审核大臣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来,政权内部的关系多少还是可以维持下去。
但是,申不害对韩国的改革,并不彻底,没有办法和“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相比。
等到韩襄王的时候,这的政策就变得乱七八糟。朝令夕改成了韩国的特色,法律政令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制度和国情,如何能够使大臣们安心,老百姓更是闷着一头雾水过日子,心里一直担心着:睡一觉起来,是不是政策又变了啊!
如此混乱,韩国怎么可能有好的发展。
好在秦国让他安分了几年。但好日子不可能一直都有,韩国毕竟挡在了秦国东进的道路上,什么时候打你,把你打成什么样?只是时间问题。
前脚与秦武王进行了短暂的会晤,后脚秦国的甘茂就带着大军,浩浩荡荡挡来到宜阳。
这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从秦武王上台,就一直谋划许久的雄伟战略,所以别看秦武王命短,但是工作效率那可是杠杠滴!
宜阳地处东进的关键位置,但是防守极其坚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打下来的。
为了这事,秦武王开了不知道多少次会,征求了无数的意见,遭到无数次反对!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樗里疾,在他看来,攻打韩国得不偿失,况且韩国和魏国又有联盟,北边的赵国正强大,如果秦国冒然攻击韩国,说不定会殃及国内。
但是甘茂却认为,不打宜阳不行啊!秦国不能一直待在西边,等待时机。在他看来,这是最好的时机,韩国和魏国都过了辉煌的年代,秦国的国力足以打开东进中原的通道。
对于韩国和魏国的联盟,甘茂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很轻易的化解双方的联盟,甚至还可以拉拢魏国,一起攻打韩国。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赵国无法穿过魏国,提供援助,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坚固的宜阳,依旧可以北秦国攻破。
秦武王听后非常高兴啊,就马上派甘茂去魏国做工作,为了成功,给他配了很多财物和资源。
甘茂带着很多宝贝来到魏国。
见到魏王后,甘茂先是献上各种金银珠宝,闪的魏王两眼冒金星,脑子一团浆糊,这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除了财物的诱惑,甘茂还拿出秦国的国力和军力施以威胁,意思就是,魏国要是不和我们站到一对,那么你就是秦国的第一个敌人,有你好果子吃。
魏王当然不是傻子,拿了这么多财物,又可以傍秦国的大腿,相当于给自己多了一个靠山,何乐而不为呢?屁颠屁颠就答应了甘茂的意见,与韩国断了交,攀附秦国去了。
甘茂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秦国,给秦王复命。
秦武王大喜,马上就派甘茂出兵宜阳
韩襄王当然不知道这个蓄谋以及的计划。
但是,宜阳是真的坚固,秦国军队围了足足五个多月,就根没事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