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战火纷飞4:目标大一统(秦)(1/3)
夜色正暗,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秦宫内寂静无声,烛光在稀疏的灯笼中闪躲着,侍卫身着盔甲,威严伫立。
秦王赢驷陷入深深的思绪当中。他想起当年被商鞅处罚时的不堪,心里涌起一股愤怒,在心中早已将他碎尸万段。
可他毕竟是拥有成为优秀君王的潜质,看待事情并没有如此片面。
这段时间,以公子虔为首的贵族帮派,不断诋毁商鞅的所作所为。
赢驷却看的十分清楚,如今的秦国,在变法的作用下,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安居的盛世,而这帮人费劲如此力气,诋毁商鞅,诋毁变法,无非是眼红商鞅侵占了贵族的利益罢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赢驷脑海中渐渐成型,苦于商鞅逃出秦国,这个想法一时无法实行,赢驷正等待着一个时机。
出逃的商鞅却无处可去,只得返回秦国,带领封地的军队,进行反攻,为自己的生存,放手一搏。
赢驷等待的时机总算来了,派兵平定内乱,商鞅战死,尸身被车裂,全族被诛杀。可见赢驷对商鞅的恨有多深。
贵族们纷纷拍手叫好,期待着变法的废除。
可是让他们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商鞅死后,赢驷并没有废除变法,而是继续实施,贵族们彻底傻眼了。
可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赢驷下令彻查商鞅造反,可是查来查去没有结果,就叫来曾经告状的公子虔和公孙贾,装出一副很不乐意的样子,硬是给他们扣了一顶陷害功臣的帽子,顺势就将其党羽一并铲除了。
这估计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结局吧!
搞了这么一出,赢驷总算肃清了秦国内政,掌控了国家大全,任用了一批能干的大臣和将军。
公元前330年,强大的秦国在赢驷的带领下,开始向东扩张,目标魏国。
此时的魏国早已不堪一击,大将公孙衍顺势夺去魏国河西地区,也因此获得秦国最高爵位——大良造,极有希望得到相位。
魏国被收拾得很惨,就派人贿赂公孙衍,希望换来一些和平。
公孙衍有点不厚道,拿了别人钱财,就建议秦惠文王,如今魏国没有什么威胁,就不要再攻打魏国,把目标放在其他国家身上吧!
此时,在赵国受到羞辱的张仪,怀着一腔热血来到秦国,并顺利见到秦王赢驷。
一见到秦王,张仪就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听说公孙衍建议不对魏国进攻,他表示很不理解,还游说秦王:“这时候的魏国,四面受敌,正是攻打的好机会,大王怎么能错过呢!”
秦王说:“这是公孙衍的建议,他建议我们攻打边境的游牧民族。”
张仪听后边劝说秦王:“这是公孙衍自私自利的表现。魏国本身就有根基,若在我们打外族的时候,缓过劲来,那我们就不好对付了呀!”
秦王因此清醒了许多,在权衡一番之后,开始重用张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