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时代5:盛世昙花(楚)(2/2)
在魏国的事,已经说了,能征善战,打得秦国找不到北。
可这么能干的人,就是让人嫉妒,不受人待见,这也许是高处不胜寒吧!
无奈之下,吴起离开魏国。
下一站是哪儿呢?吴起也不知道。
也许是天意,老天爷感觉到了吴起空有一身才华而壮志未酬的落寞,有感觉到楚悼王满腔热血,却无人可用的忧愁,于是为两个人牵了一条君臣红线。
公元前387年,吴起就像一个大宝贝似的,空降在楚国。这可把楚悼王乐翻了天。
仅仅当了一年的县太爷,吴起就被提拔成令尹(也就是宰相)。
吴起这心里可是如愿了,混了一辈子,终于当上大了,光耀门楣,从前那些苦都是值得的。
楚悼王力挺吴起改革,这给了吴起非常大的权利和信心。为了报答这种知遇之恩,吴起把身价性命都搭在这次改革里。
改革第一步削特权,贵族阶级始终是改革者坚定不移的攻击对象,当然也让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接着,整顿吏治,任人唯贤,精简机构,裁员,重拳打击结党营私,买官卖官。然后搞开发,发展农业,提高国内的粮食产量,储存物资。第三是亘古不变的军事改革,在他心里,军队就要专业,因此建立了一只精锐的军队,扩充军备,打开士兵的上升通道,激发士兵的斗志。
最后,吴起把那些靠嘴皮子,混迹在各个国家的演说家,统统赶了出去,省的这些人在国内妖言惑众。
楚悼王看到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措施,心里欢喜的不得了。也不得不佩服楚悼王的真知灼见,善用人,敢用人的魄力。两人真是天作之合。
短短十年时间,在吴起变法的推动下,楚国的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人你们随便捏的软柿子了,完全可以向如日中天的魏国叫板。
公元前381年,在吴起的统帅下,楚国趁着魏国攻打赵国的时机,出兵攻打魏国,一直打到黄河边上,收回了之前丢失的土地。
这一仗打得实在太爽了,远在楚国的楚悼王憋屈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打仗打得这么畅快国,整个人兴奋不已,突然爆血管,挂了。
这下可遭殃了。
吴起连夜赶会楚国,收拾楚悼王的后事。他并不知道,一场阴谋正在等着他。
可那些制造这些阴谋的人,也不知道,一个即将死去的人,会成为他们的掘墓人。
楚悼王的死,让那些在吴起变法中,利益受到侵害的贵族,看到了报仇的机会,他们正等着吴起回来呢。
王宫因为君主的去世,而变得庄严肃穆,白色的围帐,白色的花,黑色的吊穗,黑色的花,还有穿着丧服,来来回回走动的侍从。
突然,这样的场景被众人的脚步声打乱,正是前来吊唁的贵族。
可这些人哪是来吊唁的呀,一个个凶神恶煞,装备齐整,俨然一副砸场子的样子。
吴起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尽量维持着双方的平衡。
可一切都无法预料,吊唁的人,突然就向吴起发动袭击,吴起自知劫数难逃,急中生智玩,冲到楚悼王未寒的遗体上,趴在上面,任由乱箭射来。
叛逆的人早已杀红了眼,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知道,杀了吴起就是最大的乐趣。
无数的箭朝射在吴起身上,也射在死去的怎么楚悼王身上,一场内乱就这么发生了。吴起一生“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与孙武并称“孙吴”,为后世留下《吴子兵法》。
楚悼王的丧事总算办完,新上来的楚肃王算起了旧账。
这时候,那些杀红了眼的贵组,才知道中了吴起的计谋,自己也性命难保了!
果真,楚肃王将这些参与叛乱的贵族,株连三族,全部诛杀,这招一下肃清了贵族权势。
可是,没有了吴起的楚国,变法注定无法继续推进,国家发展的脚步缓缓慢了下来,再没有楚悼王那时的风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