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有空看历史吧 > 第18章 和平使者(宋)

第18章 和平使者(宋)(1/2)

目录

时代发展到这里,很多国家依然存在,只是势力越来越弱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只有在大国纷争中,偶尔会出现他们的影子。

但这个时代又不能缺少他们,也正是因为这些小国偶尔的灵光一现,或者以此挑边儿站队的选择,整个战场的势头都会因此而产生聚变。

公元前576年,宋国再次经历了一场大夫间的权利斗争。

先王去世,几个大臣之间明争暗斗,相互厮杀,太子因此遇害。废了好大力气,内乱才被平息,宋平公作为先王最小的儿子,也因此捡了一个王位。这运气啊,有些时候挡都挡不住!

宋平公十分清楚,得来不易的东西,需要百般珍惜。

可内乱刚刚平复,外患接踵而至。

此时的中原,战火纷飞,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霸业,一刻都不想停歇。

楚国与郑国联合攻陷宋国彭城,宋国的将臣死的死,俘的俘,损失惨重。

宋平公十分着急,可宋国又不是楚国的对手,只有求助于中原另一个霸主:晋国。

终于在诸侯联军的帮助下,宋国收服了彭城。

可混战的局面始终无法平和,诸侯国之间只有短暂的同盟,若是哪个国家强大起来,便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宋平公始终认为这样不行,必须要有一个解决的好办法。

想来想去,宋平公决定再搞一次“弭兵会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休战,以此给中原各国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老百姓一点创造一点安稳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说再搞一次呢?

早在三十年前,晋楚争霸,而那时的宋国还算有点话语权,便促成了一次“弭兵会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晋楚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两家人不吵吵了,隔壁的人都可以安生点。

可是这次的会盟效果很差。原因在于晋楚两国之间的怨恨时间太长,是没办法靠这么粗犷的办法,约束在一张白纸上的。

没多久,会盟就宣告失败。晋国在鄢陵之战中大败楚国,楚国因此陷入困境。

战胜国晋国的形势也好不到哪儿去,内部君臣之间出现裂缝,勾心斗角,相互杀害。外部遭遇秦国的攻打。晋国因此也被折腾的够呛。

大国纷争,小国自然遭殃。其实大家心里都想消停几年,这折腾的实在太闹心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这次轮到宋平公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前,做出选择,他决定效仿从前,再次组织“弭兵会盟”。

公元前546年,宋平公命大夫向戎发起号召,联系诸侯结盟休战。

号召一出,诸侯国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加入,以换取无法预知时间的和平。

会盟依旧在一阵非常紧张的氛围中进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掉以轻心,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选择,都将使这次会盟泡汤。

好在有惊无险,会盟顺利达成并约定:“晋国和楚国的附庸国,需要向对方朝贡。”

宋平公的这一成功,也为开头做了解释,早已沦落为小国的宋国,在中原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会盟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原消停了不少。大家总算不用忙着打仗攻城了,回到国内开垦建设,有了充足的喘息时间。

有空的时候,相约三四个君王,串串门,喝喝茶,聊聊人生,这日子多么惬意。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消失,而国内的权利斗争却在不断加剧,新制度,新决策层出不穷,极大的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宋平公给后人送来和平后,安详地告别了这个混乱的时代。

公元前531年,宋国迎来新君王的宋元公。奇怪的是,这个君王依旧不是先王的嫡子。看来宋国和别的国家走路线确实不一样,别人流行杀王,宋国喜好杀太子。

宋元公也是捡了个君王来当。

能在这样的相对和平的时代,当个君王,还是蛮幸福的。

诸侯国都在埋头处理家务,大战没有,偶尔还还会有一些小的冲突,总归不伤大雅。

双方火并的时候,你帮帮我,我救救你。

打完了,大家就坐在一起总结总结,示示好,涮个锅烤个肉,一切就像没发生似的。

这么平静的日子,多少有点乏味,骨子里的惰性和私心,统统被逼出来了。

宋元公这个人小心眼,自私,不讲信用,十分讨厌宋国的华氏和向氏两大家族。

当国君的不是应该和这些大家族搞好关系吗?宋元公偏不,怎么解释?估计是羡慕嫉妒恨!

宋元公讨厌华向二族,人家也就只有讨厌你了。双方暗地里就开始斗争起来。

这暗地里一斗就是十年。

事情总是得有解决的时候,华氏兄弟找到向氏商量:“要不要先下手?总比死了强吧!”

两族一拍即合。华氏装病,宋国公子前来探视,来一个抓一个,来两个抓一双,然后都杀了。

宋元公也是没了底气,最后同意相互用儿子做人质。

古代的儿子真是不好当,动不动去就要送出去当人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