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海王盛世(齐)(3/3)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号召各诸侯国,在葵丘举行会盟。
会盟期间,周襄王为了感激齐桓公对王室的支持,特意让出席的宰相带上王室祭祀的肉,并赐予齐桓公,还同意齐桓公不用实行跪礼。这可以说是诸侯国里最高的奖赏了。(《史记》)
“葵丘会盟”主题有五条:一是诛杀不孝之人;二是任用贤能之人;三是尊老爱幼;四是士的权利不能独揽;五是不能阻止别国来买粮食,封邑要告知天子。
这五个条款,源自齐桓公的“桓管五杰”。主要说的就是齐国的五个杰出的大臣。分管粮食,军队,刑法和外交。
这些人在各自领域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才使齐国运转的如此顺畅。
可随着这些人逐渐去世,诸侯们就觉得齐国气数已尽,不再那么信任齐国了。
果真,齐桓公老年,和大部分年老的君王相似,变得昏庸起来。管仲临死前给他的忠告:“陛下,朝中几人务必不可重用。”
齐桓公问他:“哪几个人?”
管仲断断续续地说着:“杀掉亲身孩子的易牙;背信弃义的开方;阉割自己讨好你的竖刁;妖言惑众的常之巫。这些人心怀鬼胎,自私自利,一定不可用啊!”
可这齐桓公真是老糊涂了,管仲说的一句都没听进去。还反着来,继续任用这四个奸佞之人,导致大权旁落。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却没人来照顾他,自己的N个儿子都开始忙着争权夺位。齐桓公尸首在床上放了两个多月,虫子都爬满了窗户。新君无亏才将齐桓公下葬。
正是齐桓公的存在,才让齐国走向强盛。他重用管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度建设,促进齐国的壮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有功也有过。
老年昏庸的齐桓公,为齐国培植了几个奸佞的大臣,也就是刚才说的那四个人。
这些人执掌齐国大权,使这个原本强大的国家,陷入兄弟间的混乱。
混乱到哪种地步呢?
易牙利用大权,铲除异己,撵走太子昭,立无亏为国君。
葵丘之盟的时候,宋襄公受齐桓公所托,照顾年轻的太子昭。
无亏这个君主刚干了三个月,宋襄公为了报答齐桓公的礼遇,扶持着太子昭一路杀了回来,肃清了齐国的内乱,扶持太子昭坐上了君位。
十年后,太子昭刚死,他的弟弟就杀了太子,自己坐上了君位,成了齐昭公。
齐昭公依旧逃脱不了这个厄运。自己的儿子连君位都还没坐热,又被自己的弟弟公子商人给赶下去了。
这个弟弟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荒淫无度,被掌握大权的贵族和大臣谋杀了。
继位的齐惠公又是弟弟。
好在这个弟弟总算顺利将君位传给太子。至此,一连串的兄弟争位画上句号。
齐桓公这几个儿子火气是真大,杀来杀去,争权夺利,硬生生搞了接近一个世纪,着实把齐桓公树立的霸业,彻底玩完了,而从这时起,齐国的大权逐渐被田姓大臣所掌控,姜氏创立的齐国,逐渐朝着田氏齐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