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礼邦振兴(鲁)(2/2)
鲁庄公觉得十分有道理。
长勺之战吃了败仗,齐桓公肯定不服气,为了一雪前耻,联合宋国夹攻鲁国。
鲁庄公得知此事,采纳公子偃的策略。
鲁军将战马罩上老虎皮,朝着攻击军心涣散的宋国出击,这一计策果真奏效,在乘丘将宋国打败,俘虏了宋军主帅南宫万,就是那个很小气的大臣。
齐军看到这样的结局,不得不撤军。
宋国不服气,第二年再次集结军队攻打鲁国。鲁国采用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趁着宋国的阵势还没有拉起来,就将宋国赶回了老家。
三年后,齐桓公总算击败鲁国,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才得到一时的和平。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开始考虑自己的接班人,由于没有嫡长子,脑海里就闪过好几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人都无法定夺。
鲁庄公无奈之下,就找自己的弟弟来商量。
叔牙和庆父来到鲁庄公面前说:“按照我国的制度,如果没有嫡长子继位,君王可以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由庆父继位,也是合乎礼制的,陛下无须担心。”
实在是不知道鲁庄公到底想要什么,他也不说。听了两个弟弟的话,让自己更加失望,病情反而加剧了。
另一个弟弟季友听说此事,马上就支持公子斑为储君,然后逼死同是兄弟的叔牙。
看看吧,权利面前,什么都是过眼云烟。
公子斑刚准备继位,就被庆父唆使的仇人给杀了。
庆父很聪明哦,为了避嫌,拥护公子开继位,还没当两年,庆父又把公子开杀了,干脆自己掌权。
可国人不干了,逃亡在外的季友号召老百姓揭竿起义,推翻庆父,拥护公子申继位。
庆父自知无力回天,带着姘头出逃。这混乱的几年,可是把鲁国整惨了。
公元前659年,鲁僖公继位,受伤的鲁国开始缓慢恢复元气。
国乱君少,大臣掌权是必然的。
很好的的一件事,鲁桓公很会生儿子,虽然两个儿子都因为争夺权力而丧命,但留下的这个季友,着实是一个能干的人。他的存在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可不要以为鲁僖公就没什么想法。
人家继位的时候,毕竟才八岁。八岁的时候,我们还在扔石头,挖泥巴呢!人家都扛上国家存亡的重任了。
在这样的政权下,鲁僖公也渐渐学会利用季友和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使他们相互牵制,维护权利的平衡。
这一做就是十六年。
公元前644年,熬死了这批人,鲁僖公终于开始执掌鲁国大权。
天下形势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扑朔迷离。
先是如日中天的齐桓公去世,齐国陷入进入长达几十年的内乱时期。
宋襄公极力想证明自己才是霸主接班人。
楚国也在飞速崛起,俨然一副霸主气质。
鲁僖公为了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生存下来,呕心沥血,展现出高超政治智慧和传呼其神的应对能力,差点就使鲁国焕发第二春了。
宋襄公平定齐国内乱,认为自己是春秋新的霸主,那种得瑟劲,别提让人多隔应了。
总有人看不顺眼。在楚国眼里,你算老几,我就让你看看锅是铁打的,紧接着就将宋国掀翻。
宋襄公的霸主梦彻底被击碎,一山还有一山高,就老老实实面对现实吧!
你们在外面好好打,我就悄悄发展自己的。
鲁僖公怀揣着扮猪吃老虎的梦想,不断攻打周围的小国,占领土地,扩大鲁国的范围。地盘大了,也不忘了抱楚国大腿,在鲁僖公眼里,楚国才是下一个中原霸主。
实力扩大了,又傍上了楚国这条霸王龙大腿,鲁僖公有点飘飘然,看到齐国内乱严重,也想去欺负欺负他,争夺一下东方的霸权。
其实,鲁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如齐国。
但事实总是如此严酷。齐国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到鲁国也想来捏我,那可不行了,翻个手腕就把军队开到鲁国大门口。
这可把鲁僖公吓出一身冷汗,不得不派人前去讲和。靠着展禽一顿天花乱坠的的说辞,竟然真的把齐军劝退了。
大家纳闷了,这个展禽是何方神圣,竟然能靠两片嘴皮子,化解一场战争。
这展禽啊,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柳下惠。听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恍然大悟。对的,就是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人家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可鲁僖公还是怀揣着梦想,趁着齐国退兵,马上联合楚国。
楚国的统帅正巴不得建功立业呢!一听到这个好消息,调转枪头,联合鲁国攻打齐国。
鲁僖公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可好了。他期望着通过此役,与楚国结成强大的联盟,震慑住齐国,这样坐上东部霸权的第一把交椅,指日可待。
这注定是一个惊喜不断的时代。
鲁僖公算盘打的再好,都没办法算过天才的晋文公。梦想的泡沫就这样破裂了。
鲁僖公终究是通过自己强大求生欲,在各路霸主继承人之间,展示着自己游刃有余的外交技巧。扛着鲁国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以最小的付出,换来最大的收获,也不乏是一个了不起的君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