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边境守护者(秦)(1/2)
秦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那时,就是边疆清道夫,捍卫着王室的平安。
秦国的建立也颇具喜剧色彩。镇守边疆,保家卫国,按理来说应该劳苦功高。可那时的周王室却偏偏看上人家养马的功夫。秦国也因为在养马方面有几把刷子,才被王室正式封为附庸国。
成了附庸国后很长一段间,秦国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地履行着边境守护者,外族清道夫的职责,静静等待着那个时刻。
烽火狼烟漫天飘,镐金之围无人晓。
公元前770年的一天,烽火台上的狼烟滚滚冒着,传令兵匆匆走进秦国大殿,作揖下跪:“启禀大王,烽火点燃,是否需要出兵。”
时任秦国国君的秦襄公也只是淡淡一笑:“这幽王又开始哄褒姒美人了吧。”
说完便摆摆手,传令兵退去。
群臣哄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短暂的欢愉过后,传令兵再次冲入大殿,来不及作揖,单膝跪地:“大王,幽王死于骊山之下,还有郑桓公。”
空气瞬间凝结,群臣肃穆。
秦襄王站在大殿之上,目光如炬。短暂的思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秦国载入史册的机会来了,各位速速整合部队,即日前往镐金勤王。”
秦国的部队由西边,浩浩荡荡开进镐金,联合先到的晋文侯,郑武功等,将正在肆意抢夺的外族军队赶出中原。
周朝处在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晋文侯联合郑武公,秦襄公做出重要决定,平王登基,并护送其迁都洛阳。
一时间,平王和携王共立于中原大地。
迁都之后,周平王将秦国提升为诸侯国,并赐西边辽阔土地。
秦襄公也因此成了秦国开国国君,开始带领秦国走向未来。
回到自己的封地,秦襄公一刻都没法停下。外族的骚扰不断,眼看着自己的封地不得安宁,秦襄公非常不甘心。
随后的几年,秦襄公不是在抵抗外族,就是在去抵抗外族的路上,最终在一次讨伐外族的战斗中,倒在了路上。
公元前766年,秦文公继位,这人似乎有如神助:定外族,建城邑,收遗民,扩疆土,设史官,立诛刑。每一件都做的有声有色。
在这样一连串组合拳的击打下,秦国的人民安居乐业,小日子蒸蒸日上。
在一个安静祥和的夜晚,秦文公在梦里畅游着,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情,别提多爽了。可从上天垂下一条大蛇,让这个梦变得玄乎起来。
秦文公醒来后,还心有余悸,赶忙找人寻教。
解梦之人前来,听了秦文公的描述,一拍脑门,脱口而出:“大王万福,此乃大吉之兆啊。”
秦文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此话怎讲?”
解梦之人缓缓道来:“这是来自天帝的福音,大王要赶紧安排神坛,祭祀天帝。”
秦文公听后,欢心不已,下令建立祭祀天帝的祭坛,并用牲口祭祀。(《史记》)
再说说秦文公的诛刑。诛三族的刑法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大体分为6个步骤:先给犯人额头上刻字,然后…由于这个施行过程令人深感不适,此处就略去一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材料。
没多久,秦国就出现了一件怪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消遣一下吧。
位于武都郡的怒特祠,种着一颗古老的梓树,传说这棵树有树神护体。
秦文公得知此事,便派了一个排的人前去砍伐。
砍树的人,来到怒特祠,挥舞着巨大的斧头,只听见咔嚓咔嚓的砍树声,响彻山林。
突然,天空电闪雷鸣,顿时风雨交加。
众人很是惊讶,再一看树,大家更是傻了眼:树干上原本砍出的口子,竟然像有生命一般,自己愈合。这让忙活了一天的人,惶恐万分。
秦文公见没有成效,不信邪,继续增加人手前去砍伐。
可是,砍树的人还是没能完成任务,一个个累的垂头丧气,干脆找地方睡觉去了。
只有一个人,砍树的时候扭伤了脚踝,就窝靠在树干上休息。
突然,耳旁传来阴森的对话声,是祠堂祭祀的鬼魂和树神的对话。
受伤人不敢乱动,战战兢兢地听着。
鬼魂说:“树兄,你这么扛着累不累啊?”
树神说:“怎么会累,一点都不累。你看他们才累呢!哈哈”
鬼魂接着说:“看这个架势,这帮人不把你砍到,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树神说:“他只管来,谁怕谁!”
鬼魂说:“如果他派三百个穿着灰色衣服的人,披着长长的头发,并用红色的丝带把你缠绕起来,一边向你撒灰,一边砍你,你还这么得瑟?”
树林陷入沉寂。
受伤的人一直在等树神回话,可是没有等到。
他顾不上疼痛,一瘸一拐地将此事汇报给秦文公。
秦文公按照他的说法,果真将这颗神树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