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崛起的蛮夷(楚)(3/4)
随国可是自古以来,镇守周朝南部重要城邦,是周朝的南方门户。
大军开到随国家门口,楚武王派特使前去讲,旨在同盟。
随国派少师前来谈判。
少师仗着随国的国力以及与王室的密切关系,十分自大。他的这一性格早已被楚国大夫斗伯比所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斗伯比听说少师前来谈判,就向楚武王献计:“如今我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军备严整。周围的小国看到我们这个架势,纷纷联合,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对抗我们,这对我国十分不利。而随国才是汉水地带,最大的国家,容易自满,而疏远这些小国家,这对我们就很有利了。”
楚武王听后觉得十分有理。
都伯比接着说:“这个少师,为人骄傲自大,还请君王掩藏我国兵力,让他看到我国的孱弱。”
楚武王接受了斗伯比的建议,将精锐部队调开,并安排士兵装成散乱无章的样子。
少师趾高气扬的来到楚国军阵,看到眼前一副孱弱无序的阵容,心中的骄傲自大蓬勃而生。
谈判结束,少师返回随国,向国君讲述了楚国的军队如何孱弱,如何无序,正是迎头痛击的好机会,主张君主快快出击。
听了少师的描述,随国上下一片自得其满。
只有大臣季梁非常冷静而谨慎,在他的劝说下,随国国君心生恐惧,最终没有出兵反击。
楚武王没见到效果,便使出B计划,派人向随国国君传话:“我们楚国,长年生活在边境,祖先以蛮夷之地建国,经过百年发展,如今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的军队。当今中原,各路诸侯视天子为透明,相互争抢侵夺,我国也想参与其中,故请贵国向王室进言几句,给我们蛮夷之地赐个封号,也好光明正大的与各路诸侯较量。”
随国国君一听,原来是这事,心想不用打仗,就万事大吉。另一方面,又忌惮楚国强大的军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那个通讯基本靠走的年代,这样一件小小的事情,竟然拖了两年,周桓王却不同意。
随国将王室的拒绝告诉了楚武王。
楚武王大怒:“我们的祖先,是先帝文王的老师,封地建国。如今,你竟然不给我封号,那我就只有自己封王了。”于是,自立楚武王。这名声震慑着中原的各个诸侯国。
楚武王自立为王,是继鲁桓公杀兄自立后,又一起自立为王的事例,并开启了自立为王的先河。王室孱弱,周桓王无可奈何。
自立为王后,楚武王将军队开到随国面前。
随国一片混乱,有主张议和的,更有主张应战的。
季梁再次向随国国君献计:“目前形式下,楚国军队士气高昂,如果冒然出击,定是以卵击石。我们可以假装投降,看看楚国的反应,也消除我军的恐惧。”
“那万一楚国不答应呢?”随国国君战战兢兢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