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奏章(1/2)
公子将闾在基本上消除外患的情况下,也对辽地进行了一番综合治理,把辽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显示出了他在治理方面的能力。
公子将闾与法光寺道妙方丈,在草地上相对而坐。
这柔绒绒的草地,坐在上面,好像坐在毯子上一样,十分柔软舒服,而且那特有的青草的清香,确实令人沉醉。
公子将闾的卫兵,则是散布草坪四周,担负起警戒的任务。
其实公子将闾请道妙方丈为军师,他仿照的板本是周文王。
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苦于无贤人相佐,遍求名贤。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
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渭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
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姜尚说道:“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这表现出了姜尚的大气,自信心和做人的原则。
周文王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在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统治的过程中,施展法术,屡建奇功。
公子将闾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他并不想一辈子呆在辽地,等到有时机,他还是想登上帝王之位,是以他广揽人才,为今后登基作准备。
“大师,咸阳那边如何?”
公子将闾嘴里叼着一根青草茎,这样能真切地品尝到青草味儿。
道妙法师手拿拂尘,轻摇了摇,神情淡然道:“贫僧刚得到消息,陛下已封大皇子为邯郸王,二皇子为上邽王。”
“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封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大皇子为邯郸王,莫非他还想立大皇子为太子?”
道妙法师说到这里,公子将闾却笑了:“二哥这也是昏了头了,他怎么不好好想想,把大秦帝国交给那废物,他能守得住吗?”
“嘿嘿嘿!”
道妙法师笑出了声来。
公子将闾不解地看着道妙法师,问道:“法师,为何发笑?”
“大皇子守不住江山,难道说辽王能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吗?”
道妙法师脸上浮现出狡黠的神情。
经道妙法师这么一指点,公子将闾立马醒悟了过来。
“我大秦的帝业,岂能他人染指?”
公子将闾说到这里,身上陡然暴发出一股豪霸之气,大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
随后,公子将闾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向道妙法师问道:“大师,本王若是这么做,会不会背后世骂名?”
道妙摇了摇头,回答道:“不会的!相反,辽王此举,还可赢得生前身后名。因为辽王你不但守住了大秦基业,而且会解百姓于倒悬,成为英明神武的帝王。”
公子将闾听了道妙的话,不住地点头。
如果真到那时候,他是干就完了。
因为他能文能武,这是在辽地证明了的,如果由他来当大秦帝国帝君,他一定能开创出一个大秦帝国盛世。
到那时,他将征服匈奴与鬼戎!
到那时,他将大秦帝国的版图扩展到无限大!
到那时,他将开创出万国来朝的霸业!
“不过,辽王,你现在还需得要韬光养晦,不可让人知道你有觊觎帝位之心。否则,陛下若知你有此心,定当为新皇除掉你。”
道妙法师劝谏道。
“这么说来,本王只能在辽地呆着,一辈子都做这么一个小小的辽王?”
公子将闾很是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道妙法师摇了摇头:“辽王不用心急,贫僧有诗一道,赠与辽王:小小鱼儿未成龙,日睏游闲沙滩中。有朝一日风雷动,步步腾云上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