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3)
过去村民们并不注重孩子们是否去学堂念书,穷人家的孩子少时插秧种地做个小小放牛郎,长大了就如历代的祖辈那般,继承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在村里守着自家的田地牛羊一守就是一辈子,目不识丁又如何,谁也没有怨言,生下来就认了命。
可自从云乡村来了大小郎君,日子就变得不大一样。
村民们发现会识字真好啊,大郎君是村里认识最多字的人,还会给人看病开药方,药方子便宜又实用,比镇上一些黑心医馆好上千万倍。
乡民们对大郎君的敬佩和仰慕之心油然而生,封建顽固的观念渐渐产生动摇。
后来吧,小郎君又教徐家那小子看书写字,徐家小子也争气,学得勤奋,如今去镇上都能跟写字先生接一些书写信件的活儿,写一封一文钱,年纪不大,倒能添几分家用。
看书识字太重要了,乡民们索性让自家个头都不及大腿高的萝卜头们去跟小郎君人认字。
镇上有书塾,但去书塾花费的银钱算不上便宜,读一年也需平常人家两个月的粮钱。
且脚程远,来回两个时辰,回到云乡村天都完全黑肋。
可如今小郎君居然要给村里修建书塾,能传承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地方,对于整个云乡村和萝卜头们而言无愧于恩同再造。
不停摸着羊胡须的村长做势要给小鲛鞠躬,鲛藏到溥渊身后,露出一张笑眯眯的脸。
“村长您别拜我嘛。”
建立书塾的事就这样定下,村长当日召集每家每户的大人,在村内的庙堂将此事告知他们。
乡民们听完,连忙表示自己愿意出力参与到修建的工活儿当中。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主动报名的乡民有四十余名,几乎每一家都出了劳工,为后代子孙造福的东西,大伙儿不好白白承下恩惠。
书塾在一个月后建成完工,小鲛和溥渊驾驶马车去镇上买回许多书籍和笔墨,放在车厢里运回书塾内。
一日天光明朗,晴空万里。小鲛醒得格外早,洗漱之后便拎了张小凳子坐在井口旁望着面前的水出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