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秦珏往事(下)(1/1)
单通一心赴死,却还心系天下的大义得到了满场少年的崇敬,一直冷脸的鸿鹄似乎也深受触动,双目泛红的说道:“既然皇上知道了单将军的目的,怎还下得了手!”
好歹没再直呼李济,红拂感慨的道:“皇上当时只是秦王,虽有开国之功,也不能抗旨不从,何况当庭刺杀太上皇这种事,那些gāo • guān大臣不会轻易放过。但单通不是他亲手杀的。”
李誉达紧接着道:“我娘说的没错,当日单将军在刑场时,皇上连他的绑都松了,甚至还有人营救,在场将军也无一人出手阻止。”
“单将军跑了?”陈默忽然脱口问道,马上又想起来不对,嘿嘿讪笑了两声。
李誉达回忆道:“单将军自己出手,将营救他的人逼下刑场,高声呼道:我单通行事无愧于天地,死亦当磊落,今生唯愧了妻儿与秦老弟,秦王殿下代我向秦珏告罪一声,多谢!
说完这些话后,单将军自绝筋脉在刑场之上,后来监斩的大人让皇上再补一刀取其首级,被皇上一脚踢了出去,给单将军留了全尸。”
“皇上高义!”少年们齐声赞道,同时也觉得今日能在红拂谈及武克明死讯时,让他们了解这样一个英雄的往事,受益匪浅。
比较沉默的李逸此刻才道:“所以秦伯父跌落境界是因为单将军的死?”此话一出,众少年才想起这个故事被重提的源头,不免再期待的看向红拂,毕竟秦珏也是英豪之一。
红拂淡然道:“那日整军后,秦珏便独领大军与义军决战,此战用时一月,最后秦珏凭着绝世武力和他高明的用兵之道,以八万破十二万,活擒了义军统领,凯旋归来。
那日之后,文朝除了番邦蛮夷再无敌军,朝廷正式一统中原,秦珏人还未归长安,便得了上将册封,皇上更是在秦王府为他准备了庆功宴。正是在这庆功宴上,还未卸甲的秦珏出事了。”
李逸依稀记得,四岁左右正是秦珏最后一次班师回朝,自己在秦府见到秦珏时,已经非常虚弱,当时听秦淮说是在战场受伤,引发了暗疾,如今看来,不是那么回事。
“秦珏入城拜见太上皇之后,直接被请入秦王府,庆功宴上众将皆至,秦珏却未见心中挂念着的单通,自然开口询问,众将才知皇上并没有将单通已死的消息传到战场,自然没人愿意开口,秦珏见皇上和李靖都不说,就连陈知节也言之左右,君子无理不动,动则雷霆千钧,秦珏心中不安,居然当场向皇上质问。”
在场少年无不感慨这些个前辈的兄弟义气,就算皇上当时还只是亲王,秦珏这样当众发难,已经是以下犯上之举。
红拂继续叹道:“皇上和李靖当初应了秦珏,一定在长安护单通周全,心中也是有愧,任由秦珏发怒后,才将经过原原本本的告知,只隐瞒了单通伤太子的用意。
谁知秦珏一言不发的连喝三坛清酒后,长身而起,大声悔道:单兄与我交手时能晓我道,我又何尝不能理解他的道,他既是以杀兄之恨奋发入道,又怎能屈从于文朝。可我还是希望他能用一身武艺抵御番邦,保天下太平,所以不想放他自在,劝他随你们来长安,是我的一厢情愿,害了他!”
众少年疑惑就这样的时候,红拂继续道:“秦珏对皇上说,他本就想过单通在长安,可能会出事,但有皇上和李靖看管,应该不会出大事,却没想到单通会在朝堂发难。
秦珏又说,单通因不能负道才出手,又因不能负义才被擒,而他能猜测的出,单通被擒必然还因为不能负天下,而最后的赴死,是为了不负自己对秦珏的道义,哪怕营救他的人是皇上暗中派去的,他也不愿逃生,而让秦珏背负罪名,因为是秦珏力请皇上带他去的长安。
秦珏最后说道:单大哥为了我的道,不惜舍命,却忘了我的道也有义之所在!如今我便以道偿之!说完,当场将道心崩毁,重伤在秦王府!从那以后,秦珏便闲居长安,太上皇也被其忠义所感,提前加封了国公!”
李誉达见母亲说的累了,赶忙跑去倒茶水,其余少年们都是一脸唏嘘,感叹秦珏的忠义。
李逸也终于明白,自己四岁时明明心智成熟,却不记得此事,是因为这样的事,在秦府内部不可能谈论,而等他十岁单独出府后,整个长安也都不再谈论,他当然无从得知。
“张伯母,既然武大人与秦伯父一样,是入道之人,因病而逝自然不可能,长安或许是出了变故,有可能是先天高手入城。”李逸沉声推测。
红拂摇头道:“不尽然,武克明与秦珏入道是相同的,但他入的不是武道,普通的先天就算能杀他,也难以近身,病逝有可能是道心崩毁,这样的话,秦珏能撑住,他一个文人撑不住。”
鸿鹄这时在一旁冷哼道:“所以说,秦珏当年散去道心,只是做个样子,他只要重新入道便可恢复,哪比得上单将军以命相偿!”
“鸿鹄,休得胡言!”红拂怒斥道:“道心崩毁之人从未有再次入道的先例,秦珏自那以后再未上过战场,便是因为暗疾缠身。”
鸿鹄不信道:“没那么严重吧,三年半前的武门事变,听说正是秦珏和陈知节据守皇城,李济才成功当了皇上!”
红拂看着今日情绪反常的鸿鹄,良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你可知武门那一次,秦珏因用武过度,差点身亡,前两年太医署用了大量的名贵药材才勉强稳定,听说后来是喝了李逸调配的药酒,才逐渐恢复身体,武艺只能停留在超一流中段。
鸿鹄,你的生世陈知节有所猜测,但他依旧想带你回长安,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到长安亲自问秦珏。”
鸿鹄依旧是一副反正我不信的神态,倒也没有对红拂不敬,李逸淡然道:“张伯母说的不假,这一年多在我与孙真人调制的药酒下,秦伯父的身体恢复不少,但我今日之前,也不知道他曾经是入道强者。”
李逸隐约猜到了鸿鹄的身份,说完之后走到鸿鹄身边低声道:“随我入长安后,我带你去见秦伯父。”
李誉达这时拿着茶壶过来,后面还跟着得知李逸来了的唐山几人,李逸也不再和鸿鹄多言,直接说道:“侯透,你随我上山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