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老张(一)成长(2/2)
小豆包很迷茫,他虽然聪明,但此刻的事情毕竟来的太突然,除了感觉到拉着自己的小手格外温暖,他脑中全是一片空白。
如果说人生的记忆从三岁开始,那老张的记忆就是从那一刻的温暖开始,因为从那以后,他再也想不起自己是怎么在长安街上活过两年的,而只记得,他被一只小手拉进了郡王府。
小姐只比自己大一岁,那个叫娟儿的丫鬟也一样,当然这都是自己的猜测,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多大,流浪街头的时候他会叫爹娘,却不记得自己叫过谁!
郡王府的孩子越来越多,小姐说她要收留四十个孤儿,自己是第三个,所以被小姐起了一个张三的名字,而自己年龄最小,大家都喊自己小三。
大约两个月后,四十个满了,小姐果然不再收人,而是请了先生教大家读书认字,还有一个听说是将军的大叔教大家功夫。
或许是苦难的经历刻进了骨子里,张三虽然记不清流浪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但他对王府的生活十分珍惜。
年龄太小,他第一次拿的是木刀,但教头让他们挥劈五百次,他就绝不会少劈一次,马步说要一个时辰,他就从来没在一个时辰之内坐过地。
从此以后,这个坚强而弱小的身影在校场挺拔如松,在闲暇之余就成了杨歆瑶贴身丫鬟沈娟的影子,为此一直被小姐和兄弟姐妹们取笑。
不过张三无所谓,他这个人似乎永远没有脾气,任你怎么说他或取笑他,总是一副云淡风轻或浅笑安然的姿态,骨子里的苦痛,让他将家人看的很重,计较对他来说是没必要的情绪。
小姐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每个人的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一晃十一年,四十个兄弟姐妹都已经亲如一家,对小姐杨歆瑶更是忠心一片。
然而这一年开始,世道变了,大业十一年五月,长山郡王的封地,长白山下的州郡出现了大量叛军,勾结高句丽的扶余人入侵大梁。
老郡王领军平叛,小姐派出四十刀随军贴身保护老郡王,只留下功夫最好的张三在府中,理由是自己还未成年,不用上战场。
张三最开始并不在意,他虽从小习武,但对战场没有概念,认为老郡王带着朝廷的正规军去平叛,必是势如破竹,有胜无败的。
那几个月,是张三这辈子过得最快活的时光,每日晨练之后,就一直跟在沈娟身后,不管对方喜怒,他总是浅笑着伺候。
杨歆瑶也曾打趣的说过,等所有战事都结束了,干脆将沈娟嫁给他,张三心中自然欣喜万分,期待着老郡王大胜而归,自己成年就能迎娶新娘。
然而他没明白杨歆瑶的意思,她所谓的战争结束,指的居然是大梁覆灭。
九月,老郡王被两百多名士卒抬回来的那天,张大也带回了十几具兄弟姐妹的尸体,张三的人生观开始改变,从那一天开始,他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小姐葬了老郡王,成立了长山军,那一天,一个叫苏定方的少年被推荐来长山军做了校尉,那一天,沈娟给张三的轻甲系上了绳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