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童养潮流(1/3)
八月十六是休沐的最后一天,第一个中秋节不仅快乐,且发生的大事让百姓极度兴奋,在长安城掀起了一股意想不到的热潮。
昨晚的拍卖会、诗会或歌舞会,对人口近百万的长安城来说,都只是小众事件,而被突厥人连续打压三天的擂台,早就成了大众耻辱事件!
前日陈婉莹力敌阿史那·独狼,在百姓圈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女子,哪怕她是天下第一的陈国公女儿,上擂台都间接代表军二代无人。
虽然她打的精彩、虽败犹荣,但输了就是输了,最后李逸一招击退突厥少年才挽回了一丝颜面。
中秋午后,少年监事在擂台上施展举世无双的枪法,一记无敌回马枪打的突厥人屁滚尿流的传闻,在长安城极速扩散开来。
回顾这五个月,似乎坊间的件件传闻,均不离这曾经臭名昭著的秦府童养婿,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李逸,在曲里巷间的言谈中有了新的形容词,都是满口的称赞。
学富五车、丰神俊朗在辩论、传学、报纸后被统一承认,长安百货、天上人间的日进斗金加上李逸公开一部分商品的制造,又让人皆赞他多德善贾。
红尘客栈为民请命,虽不知道监事是个什么职务,但不妨碍普通百姓认同他行侠仗义的行为。
而昨日不管传言有没有夸大和渲染,赢了就是赢了,少年李逸瞬间成了文武双全、品德兼优的别人家孩子!
连带着童养婿这个称呼从贬义词成了褒义词,老百姓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童养婿是否比赘婿更好?起因大致是这样的。
每个坊都有谈天说地的场所,十六日的早晨,天清气朗,休沐的民众一早便聚首相谈,在微凉秋风中肆意的群侃大山。
“你听说了吗?昨日李监事在西市擂台,一枪就将突厥崽子桶了个大窟窿,端的是让人万分解气,老厉害了!”
传言总是越传越邪乎,反正说话不用缴税,咋吸引人咋说就是。
人群中有一些是坊内居民的亲戚,元旦后第一次来长安,闻言不解的问道:“李监事是谁啊?听你们的话,好像很有名。”
“嘿,你个桑梓人自然不知,李监事就是曾经的秦府童养婿,文武双全的李逸!”
桑梓人是故里人或故乡人的意思,是亲切的称呼,梓里人才是和乡下人一样带有轻视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