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惊闻夜桂子(1/3)
戌时七刻的明月悄然挂上了枝头,万里无云这时候不再是白日的专用语,镶嵌在夜空的银盘,挥洒着似银似金的月辉,落到人间才汇聚成只有银色的海洋。
厅中的大君臣和大儒都在谈笑风生,李逸点完那把火之后,便和秦璐在一旁赏月,全然没将心思再放在厅内。
各楼坐镇或新捧的名妓开始上楼,诗会也是她们获取头牌或花魁称号的歌舞会,大多都是自己或相中的才子,事先写好唱词,在今日表演给所有人品鉴。
一名金吾卫走进大厅,手中拿着一张八开竹纸,自从李逸将价格定下来,纸张用的越来越奢侈,一眼看过去,大约是一首七言。
“高大人,一楼才子的诗被罗郎中审阅后,让小人呈了上来。”金吾卫军士说完后双手将纸张递交给高丹。
一众人来了兴趣,一般都是亥时两刻才会有人作诗呈现,这才戌时七刻,并且是一楼的吏部官员看过后转呈,说明这首诗是在焰火祭月后立刻写的。
如此特立独行的才子极少,高丹饶有兴趣的打开看了两眼,颔首说了两个好字,也不卖关子,当众念了出来: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好诗!”
今日这厅中,无人不是饱读诗书之士,听后俱是赞了一声好,高丹将诗作呈了上去,李济一看,字也是极好的。
“渤海葛日休?之前高卿递交的制科名单里,并无此人吧?”李济好奇的问了一句,这次科举里,才华出众的名单已被整理好了。
高丹如实说道:“此子并未参加科举,亦或是迟入长安的学子。”
“此诗粗看朴实无华,却又在细枝末节处圆润无比,一个露新华和天中事又让人浮想联翩,是个有才之士,如果想考常科,便破例让他入春闱吧!”李济同样是爱诗之人,淡然说道。
秋闱是科举的一半,像是后世的艺考,诗词、明算等都属于制科,可凭此入仕,却大多从九品开始,没人举荐的话,不知道何年才能分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