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横渠四句(2/3)
看上去有些醉意的李逸猛然道:“那我是否可断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台下的寒门学子和派系官员,闻言俱是一振,是啊,这样一改,就说的通了。
如果老百姓知识够了,那么就由他而去,他们能过的很好,如果老百姓不够学识,那么,就要教他们,使他们知道。
如此解释,才能完全契合圣人的民本思想,百姓安居乐业,才符合仁政的初衷。
士族派个个都变了脸色,此段的辩论显然李逸的解释更符合,这个主题不宜再深讨,只能改变辩论方向。
果然卢祭酒见台下俱是赞同李逸,愤愤的说道:“李逸,你跑题了,我们辩的是为何读书,不是为何教学!”
厚颜无耻!台下众人心中同时升起这个念头,这话题明明是你们拉过去的。
李逸倒是无惧,为何读书?这个在所有人看来毫无疑问的命题,他手中同样拥有杀手锏!
郑祭酒在李逸上台后就未曾发出言论,此时沉声道:“李逸,忠君报国是所有读书人的目标,莫非你还有别的言论?”
马周和李逸时常聊天,他怕喝了酒的少年当众说出惊世骇俗的言论,忙接道:“我等自是一样,忠君报国,为皇上分忧!”
李逸却是哈哈一笑,再拿起小酒囊,竟是一口喝了个干净,嘴里狂放道:“习得文武艺,卖给帝王家!当然是忠君报国!”
马周稍微放了心,觉得李逸看上去有些上头,内心却是清楚的。
却见李逸一个转身,朝着郑祭酒三人又问了一句:“民贵君轻可曾有错?”
卢祭酒哼声道:“孟子之言,自然是不会错的。”
“那你们的忠君报国,怕是忠错了君,会误了国!”李逸猛然喝道。
一语惊了所有人,一国怎可有二君,李逸这是要造反吗?马周二人就欲上前扶李逸下台,却见他摆了摆手。
“你们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皇上分忧,怎么分?说到底,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让国家繁荣稳定才是分忧!”
皇棚李济和公孙等人点点头,士族阵营也没有反驳声,李逸继续说道:“马周跟我说过一句话:百姓如知陛下甚忧怜之,便可人人自安。
所以百姓都识字了,看得懂皇榜和报纸,自然会知道皇上的仁爱,不被蛊惑。”
“忠君报国,应先忠于百姓,才能忠君,百姓安则国强。我等读书人当将所学授予人,才配得上这四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