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炸裂的周瑜(2/2)
周瑜摆手,“此事不着急,毛玠不会那么容易就走的,我们先干其他的事情。”
鲁肃有些不明白,“公瑾为何笃定毛玠不会那么容易走?”
“只是一些猜测,未必会成真,盯着就是了。”周瑜却并未多说,而他也确实只是有这样的一点猜测。
鲁肃颔首,笑道:“那好,你我经商兴许会被人抨击,但只要能赚到一些散碎银钱,以充军饷,挨点骂也是值得的。”
……
被整自闭了的周瑜和鲁肃,彻底躺平了。
就等着毛玠离开,再寻机会。
司马徽看着天机楼送来的密信,也是一阵无语。
这事儿让巡检司一群巡检给办的,连天机楼的路都给断了。
不过司马徽也没有去找巡检司的麻烦,他什么也没有过问。
只是责令天机楼继续盯着。
正确的道理就是从一堆错误的道路中走出来的,要允许犯错。
真正令司马徽感到的欣喜的,是南郡和南阳郡的局势。
在整个大方向上,已初步得到了控制。
只差一步,就将迈入流寇行列的百姓,也大部分都回了家。
在蒯良派人指导下,分田之事渐渐走上了正轨。
虽依旧时有流血冲突爆发,但那都是些小事了。
倒是荆州南部,彻底起了大战。
那些世族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大部分还有曾经就花重金打造出来的私军。如今又肯舍得花钱,势力扩充的极其迅速。
这个阶段的荆州百姓,还是为粮而战。
而粮食,世族们恰恰很充足。
在天下动荡的时候,坐观天下的荆州维持了十数年的稳定,老天爷虽偶尔会闹点小脾气,但整体也都是算是丰收年。
那些田产无数的种田大户,几乎家家不缺粮。
但他们这么气势汹汹的搞,反而贴合了司马徽的心意。
搞吧,他一点都不介意。
甚至还想动静来的大一点,只是可惜了那些参军的百姓,有些可怜。
可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司马徽也没有办法。
士绅们捂着消息,他也鞭长莫及。
士绅们一闹,蔡瑁大军平推下去,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重新盖房搞基建。
一群联合起来的士绅,各有主张,就是典型的乌合之众。
对付他们,司马徽还真一点都不担心。
倒是让他有了一个合理的街口,抄家灭族。
而与此同时,襄阳在刘修和刘虎这两兄弟,一文一武的配合下,正在渐渐步入正轨。
百姓的热情,也犹如堆砌起来的火焰般,越烧越高。
看着这些成果,司马徽在这一刻,真正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伴随着这轰轰烈烈的动静,北斗学宫迎来了第二次招生。
同时,军事学院正式脱离北斗学宫,组建北斗军校。
司马徽亲自担任北斗军校校长,赵云、黄忠等将领,各自担任教习。
数名先前北斗学宫的博士,经师,根据自愿原则,入职北斗军校。
至此,荆州正是奠定一文一武两大最gāo • guān学的基础。
因为襄阳分田的成果,司马徽在百姓之中渐渐有了接近神圣的影响。
北斗学宫,北斗军校,两大官学开始招生的当天。
大街上就被人给堵满了。
参军,上学,在现在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很多襄阳县百姓的最高目标。
参军的条件太好了,上学也只需要很小的花费。
这样的好事,很多百姓这一辈子都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