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总导演李潭(1/2)
“混账,身为朕的长子,岐王的侄儿,不应该为你皇叔分忧解难吗?”
呃,又是庆王……岐王李范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圣人要磨炼庆王,他说道:“庆王智勇双全,才智过人,的确比我更适合指挥赈灾。”
他的小算盘运作起来,李潭怎么说都是他侄儿,他好意思狮子大开口吗?
“我……尼玛……你们这帮老狐狸敌我转换的速度真快。让我去赈灾,呵呵,你们谁都跑不掉。”
李潭道:“你们上嘴皮碰下嘴皮容易,赈灾可不是小事,我人微言轻,何以服众?”
“朕封你为赈灾大都督,统筹赈灾所有事宜。遇事有先斩后奏之特权。”
“本王出资二十万以做先期资金。粮食等物资我会尽快筹集到位。”李范很豪爽地表态。
李潭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万民书里说得清清楚楚,洛阳等地庄稼枯死,这意味着今夏将颗粒无收,赈灾可不是发点食物就完了,修水利,治风沙都需要钱。诸位大人难道就这么看着?”
“嚯,干的漂亮。这帮富的流油的家伙,朕早就想放他们的血。”唐明皇发现自己的决定太明智,庆王这小魔当真是聪明的紧。
“无人不成事,朕特许你挑选能人共同完成赈灾任务。”
李潭心道:“我才不要你的人,我只要你们的钱。”
“人再多,没钱也干不了事。十万百姓受灾,第一批物资大概需要三百万。岐王已经出了二十万,剩下的诸位大臣就没一个想献爱心的吗?”
张嘉贞诧异了,庆王所说的三百万和他计算的一样。这事儿交给他,他也准备带三百万上路。他一琢磨,猜测是圣人将赈灾计划告诉了庆王。
还不明显吗,献爱心,必须的。他自告奋勇,出资八万表心意。
和他一起被提拔的源乾曜岂能输给他,也出资八万。
朝议成了募捐现场。第一批周转资金国库没出一分钱就凑到了。
唐明皇心里乐开了花,以往赈灾都是群臣联合起来向他要钱,这次反转了。
“多谢诸位大人慷慨解囊,我代表十万受灾百姓感谢你们的大恩大德。散朝后我会让李林甫到各位府上收取。不出意外的话,我下午便可以出发前往洛阳。”
众臣又是一阵头晕目眩,他们都抱着空口说白话的心态。但李潭的话断了他们的退路,不仅得捐款,还得第一时间把钱准备好。
那还等什么,散朝吧。唐明皇一个眼神,高力士秒懂。宣布散朝。单独留李潭在兴庆宫。
唐明皇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潭儿,你这招献爱心真损,看他们一个个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别提有多痛快。”
李潭道:“赈灾不是儿戏,这点钱只是启动资金,真正大头还是从你国库出。”他真不知道李三郎有什么好得意的。
唐明皇的乐趣很单纯,甚至有种逆袭成功的感觉。“你放手去干,人和钱我供应。高力士,你收拾一下和庆王一起去洛阳。遇着什么事,放机灵点,看好庆王。”
“妙极,高力士,李林甫这两位李唐政坛的终极大咖同台竞技,一定很精彩。”
李潭回到弘文馆交代李林甫去长安城各种大员家收钱,而且还带着账本去。
李林甫一脸的难以置信,向国公,国老们要钱,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帮人会给钱吗?何况我只是个教书的。”
靠,你的借口和我的一模一样,李潭道:“现在不只是教书的了,还是赈灾副总指挥,兼筹集钱财粮食的专员。”
李林甫还是不信,“我不怕得罪人,但这些人的钱真不好要。”
李潭道:“上面的数字是他们当着圣人的面自愿贡献的爱心。除非谁不想在长安城混了,不然都得乖乖交钱。”
李林甫一听,心里有底了。他预感这是自己走出书斋的第一步。尽管干的是讨债得罪人的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