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皇帝的野心真不小!(2/3)
一时之间,心里顿时一沉的曹鼐、王佐还有邝埜这三人,都在考虑该如何委婉地告诉这位好大喜功的年轻皇帝……
你想的这事,没门!
“陛下,征讨寇虏,当以攻心教化是为上策……”
“现如今比较活跃的残元旧部,只有北元大汗脱脱不花率领的西蒙古众部族、脱欢之子太师也先领导的瓦剌部族,还有位于蓟辽东北方向的兀良哈三卫。”
“此次虏寇来犯我大明边境的主力,是也先率领的瓦剌部众。虽说根据得到的情报来看,也先他还联合了脱脱不花以及兀良哈三卫,但是脱脱不花与也先是‘君臣异处,常不相见’的矛盾关系。至于兀良哈三卫,这几个反复无常的墙头草,早被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还有先帝打怕了……”
“依臣所见,待到他们得知我大明此次兴兵五十万之际,定是没有那个胆量与瓦剌部前来应战。只要派遣使者晓以个中利害关系,即便不能使其为我大明所用,也能断了也先联合所有残元旧部寇我大明边境的想法。”
“如此这般,我们只需按照兵部计划,将这五十万大军分置在宣府和大同两城,便足以轻松应对也先和脱脱不花的六万来袭精骑。”
“至于陛下提及到的犂庭扫穴,臣却以为此事实为不妥。若是我军大举侵入草原深处,依臣所见,恐怕会引相反的效果,使得草原上的大小部落联合一致对外。一旦将我明军众将士拖在草原腹地,后勤补给未能跟上的话,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言语之人,是兵部侍郎邝埜。
在反对皇帝大举用兵的这个三人当中,目前他官职最低,也属他对军机大事最为了解,所以由他率先站出来说话,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从他口中将出来的言语,即给皇帝讲明了草原各部族的关系,又提出了此次御驾亲征的最优方案,顺带着还同皇帝分析了犂庭扫穴极有可能发生的可怕结果。
只不过他这一番言辞,看似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却又显得太过笼统了。
最起码,对于现场的其余五位武勋而言,犂庭扫穴还真不是太难的事情。
自古以来,文人便是呆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治理国家,武将则是跨马征战替皇帝打天下宣扬国威。
先帝在位的十年期间,除了即位平定汉王叛乱和宣德三年亲征兀良哈三卫的宽河之战以外……
一直到现在,承平日久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再未遇见过大的战事了。
大明立国还未有百年,如此长的时间内未有战事,虽说这种局面是人人都喜欢的太平盛世好光景,但对于靠战功晋升的武勋而言,这貌似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现在好了,年轻的正统皇帝,很有野心,也很有想法。
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不拼命捞一把军功,岂能对得起宗族还有自己的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