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河连环杀人案(九)(2/2)
“若是他的话,他为什么会跟董长绪与贾成森在这里会面?
奇哉怪也,为什么他也在?”李浩峰正思考着,旁边!
“大人,大人,不好了!”
急匆匆地跑来,冯葛利气喘吁吁,急切地喊着。
“什么不好了?出了什么大事儿?”
李浩峰问道,不知道冯葛利县令?为什么那么急急忙忙?像是遇到什么?这般迫切地跑来!
“大人,今日卯时,接到渔民报案。
客船停靠的埠头,死了一个人,请随卑职去看一看吧。”冯葛利请他一同前去,此案非同小可,需要钦差大人亲自前往。
“本官随你一起去?”李浩峰没犹豫道:
“走!去埠头看一看。”
“是!”冯葛利先带头,李浩峰、李姊苒相继跟上,一起前往埠头。
……
埠头边,捕快维持现场,不让好奇的百姓闯入案发现场。
伴随钦差与县令两人一到,便是展开对案发现场的勘察。
尸体躺在原地,李浩峰、李姊苒相继缓步至死者旁边。下蹲,查验尸体,李浩峰将死者翻过正面,正朝天,死者容貌被他们看在眼中。
“这是……?”李浩峰疑惑地道,身旁?
“大人,这是董长绪!”曾邢走来,看着这死者,脱口而出。
“什么?!这就是董长绪。”
下意识地伸手,李浩峰摸了摸已死的董长绪后脑,瞪大眼睛!抽手回后,慢慢起身地说着:“又是同样的死法,被铁锤砸中后脑勺致使骨骼破碎而亡。”
“铁锤!”曾邢拘礼地问:“大人是怎么知道shā • rén凶器为铁锤?”
“推想的。”李浩峰讲述:“昨日,我在仵作间为朱顺、葛冰验尸,亲自查看他们后脑勺的致命伤,细细推想下,才知道他们的死因是笨重的大铁锤所致。
而且,还是带有锥刺的铁锤,因为董长绪后脑勺,就有锥刺凹入的伤口,死去的朱顺与葛冰也有。
少说带有比较尖锐的锥刺铁锤,触碰人的皮肤都会很危险,一碰锥刺,皮肤都会划出口子。”
“这样啊。”曾邢弯腰拘礼,言:“卑职佩服大人的推断能力,能想到凶器,竟然会是这一类的武器。
那么,董长绪他是怎么被杀死的?为什么到这儿?”环顾四周,他想知道董长绪是什么原因会到埠头这里?
“是回江州主城,我能这么想。
董长绪因为不知道的原因,或者说是害怕什么?不得不连夜赶到埠头,打算乘船连夜返回主城。
奈何,走的匆忙,被人尾随至此,出其不意地将其杀死。
看这现场。”李浩峰又蹲下,认真地勘察尸体及周围:
“尸体没有被挪动,死者死样,生前看到凶手后,露出极度惊骇的神情,而被一锤砸中后脑勺,倒地而死。
死者,根据尸身余热所知,死亡不超过四个时辰,可以肯定,死亡时间为子时和丑时之间。
就是凌晨头两个时辰。
进一步判断,作案者非一人,而是多个同伙一起作案。”
曾邢抱拳,心有服余,“被大人说的一语中的。不过董长绪都被杀了,我们还不知道凶手是谁?即使是推理的没错,凶手不知道是谁又有何用?”
李浩峰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凶手是谁我们知道,不过已经不再重要。先将董长绪的尸体,让衙役们来收拾,运回衙门的仵作间。
另外,让捕快们加大对金河县范围内的搜查力度,挨家挨户地找,一定要找出贾成森在哪儿?”
他吩咐,命令去做。
“是!”曾邢颔首道,转身离开,这就加大搜查力度。
“大人,我倒是明白,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打草惊蛇。
你这是在帮凶手。让董长绪、贾成森知道你这位钦差大人,正在下发拘捕令,打算拘捕他们,以此逼出他们,故意由凶手杀害他们。
你这招,够妙!”李姊苒大拇指举起地赞叹道,不愧是大人所想得到的,用这种方式帮助凶手。
“朱顺、葛冰、董长绪、贾成森等四人因诬陷雍王造反。
死有余辜!
这些人,以诬陷雍王造反,而荣获朝廷赐予的官位,其官职德不配位,被凶手杀害也是死的正好。”李浩峰心有愤恨,正因为遭受过与雍王同样的经历,才知道这被人故意诬陷,而被家族抄斩是何感受?
这些人死有余辜,故意诬陷别人而得到的官位,根本心术不正,也不是为百姓做主只会贪图享乐的好官员。
这些人,被杀也是恰好,不然何以泄怒火呢?
“大人这么说,我倒是心有感受。
只是那么做,岂不是故意放任凶手杀尽要被杀的几人,这么放任,指不定会出不得了的大事儿。
那么做,陛下得知,你会被问责的。”
李姊苒感同身受是其一,觉得大人那么做已经过头,放任凶手杀掉贾成森、薛华这些剩下的人,岂不是全杀了,为雍王平反昭雪就没着落了吗?
“问责我不怕,得罪陛下,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好了,放任凶手只允许这一次,下一次凶手可没那机会。
苒苒,还记得我们前往江州前,夫人跟我们说过的事情吗?”李浩峰提醒,不知道苒苒是否还记得?
“记得!大人,当时夫人是受女帝陛下的旨意,让你我到江州金河县,找到平江侯与雍王来往的一份秘密书信。
还提到,当年雍王造反,肯定是受人诬陷所为,需要你仔细展开调查,若是雍王确实是被诬陷,需要你秉公处理,为雍王及白姓同族死去的人,平反冤案。”李姊苒回想起那时,夫人所说的话,至今都是记忆犹新。
“没错,现在可以断定,雍王及白姓同族的那些人是被冤枉的。
一无兵权,二不参政,雍王在当年并没有起兵造反的资本,而且,估计是个安于现状不管闲事的闲散王爷。
好了!苒苒,听令。
本官命令你,依我大令,传唤平江侯到衙门一趟,不得有误!”李浩峰下令,似咆哮地道。
“是!末将谨听钧令。”
李姊苒双手抱拳地颔首,慢慢地退下而转身去传唤平江侯到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