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河连环杀人案(三)(2/2)
原来...是命案。
“少爷,若是遇到这个命案,你怕是会好奇地去查查。
这次等官府的人走后,想不想去那家客栈呢?”
李姊苒问着,可是知道大人的心思。
“地方命案,就由官府自行处理。我虽有权去干涉,但我不想去,这种地方命案不是我应该去查的。”李浩峰双手交臂,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身为钦差大臣,地方命案不能去涉及。
有权能去干涉,但自己可不想干涉。
“少爷说的倒是对,为地方命案,确实是你不会去调查的。”李姊苒知道作为钦差大臣的大人,是整治江州官吏、安葬李氏家族的事情而来,地方命案,他不会涉及。
咕~咕~
“……”李浩峰淡然地盯着,没说话。
李姊苒抚摸肚子,滴汗地失笑:
“对不起,少爷,我饿了。
能不能去吃些饭菜?想填饱肚子。”
扶额,李浩峰没话可说,手指一旁所开的小吃铺。示意她去那儿吃点,正好都是肚子饿了,吃点那边小吃铺的饭菜,填饱肚子再说。
此刻,客栈门外,冯葛利县令以及周师爷走出。
伴随冯葛利坐进娇子,周师爷呐喊:
“起轿,回衙门!”
吆喝声一起,轿夫扛起轿子,慢悠悠地徒步送冯葛利大人回衙门,其捕快、衙役们先后跟上,将尸体运回衙门,同冯葛利大人一起同行。
在百姓的注视下,官府的人,已经渐渐地走远。
小吃铺,在客桌边刚坐下的两人,注意到官府的人已然大张旗鼓地返回衙门,在百姓的让道情况下,远去。
“一个地方县令,回衙门都搞得那么官威阵阵,不知道这县令是何人?”李浩峰觉得此人的官威不小,不像是会顾及百姓,而会自己的官员。
旁边的小二端茶,于桌上,接话:
“客官说的一点没错,县令大人每次回衙门都是官威阵阵,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得不向他让道。
来这也刚不到一月,官威挺大的。”
“哦,来到金河县不到一个月。”倒是好奇的他,问着:
“那么此人来自哪儿?又是谁?你们对他的评价是怎么样?”打听打听金河县县令为何许人?李浩峰想听听地方百姓对他这位父母官的评价,如何?
“冯葛利,一月前,刚被江州刺史大人的调遣,到咱们金河县任为:县令。这一个月以来,我们百姓对他的印象,算是不好也不坏吧。
更加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小二只能大概地讲述,详细的那种,小二说不出也不了解。
“这样啊。”李浩峰思考地颔首:“那就准备三碗阳春面,少加荤,多加葱花,去后厨准备吧。”
“好嘞!”小二笑了笑,转身去后厨地边走边喊:
“三碗阳春面!少加荤,多加葱花!”
“好嘞!马上做好!”后厨声音回话。
“少爷,冯葛利,刚不到一个月就上任金河县县令。
而且,钦差卫队就在该衙门那儿。
不知少爷,打听本地的县令身份是为什么啊?”李姊苒觉得大人有些怪,想问问大人为何打听本地刚上任一个月的县令?
“冯葛利,此人我认识。当年我从金河县前往宣京,中途差点饿死的我,就遇到救济我的冯葛利,若不是他当年进京赶考,捎我一程,我也不会认识你和夫人。
没想到过了三年多,竟然会在这里听到恩人的名字,实属想不到。
苒苒,饭后,就前往衙门吧。”李浩峰不打算继续游玩下去,这位当年救济自己的恩人该见一见啦。
“是,少爷。”李姊苒点头回应。
这时,旁边有群人走来,带头的某个人手指小吃铺里面的他们:
“就是他们,导致苓大家落水,就是他们两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