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河连环杀人案(二)(1/2)
湖畔,冷风所吹过,亦是凉嗖嗖颇冷的感觉。借租的渔船内,李浩峰一身布衣而坐于船头,手持鱼竿,静静地悬吊着,等待鱼儿上钩。
“呼~”李浩峰泄气:“这鱼,比想象中难钓的多,好难等……”
在船内,犹如少妇般,亦有国色天香之美的李姊苒,身穿朴素布衣,端坐其中织着毛衣。别头的她,看着大人在那儿,钓鱼都能抱怨个不断,这耐心不适合大人呢。
“大人,你自己说来钓鱼,这么快就没那个闲心了吗?
这可不像你呀。”李姊苒说道,耐力钓鱼都没有吗?
“你说的倒是轻巧,闲心若有,鱼儿怎么可能不上钩?
算了,我懒得抱怨,慢慢钓吧。”李浩峰懒得再说,头顶打个圈圈,继续懊恼着这鱼儿会上钩吗?
叹息般,李姊苒摇摇头。大人断案颇有一手,钓鱼没那耐心,果然是人,也不是全能的人。
破案在行,钓鱼不行。
“花儿~鸟飞~去~”
悦耳动听般,船的一侧,有艘画舫在他们的船边缓缓驶来,约长是李浩峰的渔船十倍有余,高而大,而在画舫前头,有个戴着面纱的女子,正唱着民谣。
李浩峰留意到画舫,那船头正在咏唱民谣的女子,为什么她所唱的民谣?在耳边那么耳熟呀?
“大人,怎么了?莫非你看上那画舫唱着宣曲的女子?”
李姊苒淡笑地问着,调戏大人。
“别乱说!什么看中,不知别乱说!”
李浩峰别身怒斥她,没个正经儿,既然说出这样的话。
“对不起,大人,我不该说的。”李姊苒不得不道歉,被大人那般训斥,惹他那么不开心。
“行了!”李浩峰怒吼,怒后问着:
“我问你,宣曲,那是什么?”
李姊苒走出船舱,走至船头,拘礼地为其说明:
“宣曲,为大庆民间,特别是江南一带兴起的一种民曲,最早发源于前朝:隋,而在百年后的如今,从小小歌谣发展形成,成为江南水乡特有且人尽皆知的传统民曲。
那个女子,唱的正是宣曲,江南常见的著名歌谣《顾念情》……”
“顾念情?”李浩峰思索着,刹那间脑中顿然反应!
想起原主生前,经常听着《顾念情》的故事、宣曲。记得那是歌颂悲情女子,为情所伤,对丈夫忠贞不二的故事,后被江州哪位名家?从故事改编为宣曲,如画舫驶过的女子所唱的那样。
花儿鸟飞去,就是《顾念情》的一句。
“顾念情,老掉牙的故事儿。”李浩峰难以吐槽,说到这里为止。
毕竟,还没资格说着那个故事儿。
反正那故事讲的就是一句话:
悲情。
“大人,若想听一首宣曲,不妨前往金河县最有名的华芳阁去听听如何?”李姊苒推荐个地方,那里听听宣曲,正好比钓鱼来的更起劲。
“华芳阁?苒苒,你说华芳阁,是不是全是男人爱去的……?”想问问,他想的是不是那种男人爱去的?
“大人,想什么呢!
一年前,陛下早已颁布新的律法,民间禁设妓院等龌蹉之地,违反者,按律法处置绞刑、灭九族等。
将此类似犯案的惩戒力度,拉至最高。
华芳阁怎么可能是那种龌蹉之地,不过是听宣曲的好地方,就像茶馆一般,推荐大人去看一看,听听宣曲也不错。”李姊苒笑笑地招手,就属大人会那么想,男人么,有这是很正常。
“去个鬼!”李浩峰驳斥,坐下继续钓自己的鱼儿,“我可没那心情,去华芳阁听什么宣曲。”
“大人不去。”李姊苒滴汗:“我就不在大人面前再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