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虎头蛇尾的三国(2/3)
至于七个位面的人重生在哪路诸侯的身上,也还没有消息传来。
到底要不要组成一个刺杀队前往刺杀?
这件事,大家一直在商议。
之后放弃了这个这个想法。
各方,肯定是严防死守。
去的人少了,搞不好就是送人头。
去的人多了,万一老巢被人端了。
毕竟北平太守公孙瓒在右北平的所作所为,只要传到其他七方的耳里,就完全暴露了身份。
这点,是肯定瞒不住的。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每方十九个重生者,也就等于十九个本地土著。
导致各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并不陌生。
所不知道的,是历史的走向。
只是,这个历史的走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完全被改写。
留给杨倓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太多。
先吞并幽州牧刘虞再说。
只是刘虞在幽州的名声非常的好。
于是,改变策略,不像历史上的公孙瓒那么直接粗暴。
李世民对刘虞的态度,是恭谨的。
对打击乌桓和鲜卑人,是坚决的。
李世民亲率大军,出土垠,越过长城向乌桓人发起进攻。
赵云的白袍军、郭靖的白马义从、宇文成都的天宝军、张无忌的北平军、乔峰的疾风军,加上李世民亲率的中军。
一共三万六千精锐,势如破竹地打得乌桓人落花流水。
韦一笑、李寻欢、黄药师、阿青、杨过和小龙女组成的三组人手,出入塞北各部落如入无人之境。
一个个部落首领、猛士授首。
致使各部诸胡,根本组织不了有效抵抗。
在李世民的大军面前,比土鸡瓦狗都还不如。
声势,越来越盛。
短短时间,不止是右北平北面的乌桓人,就连鲜卑人都望风而降。
好家伙,直接打到狼居胥山,还来了个马踏龙城、燕然勒石、饮马北海。
一队队的各部首领俘虏被送往幽州治所蓟县。
四个月时间,公孙瓒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这太耸人听闻了。
幽州再无胡人肆虐之苦。
百姓欢欣鼓舞,公孙瓒的威望在幽州也达到了巅峰。
幽州牧刘虞是个正人君子,公孙瓒做到这个地步,他也非常高兴。
日后史书记载,刘虞作为幽州主官,必有浓厚的一笔,青史留名。
公孙瓒的恭谨,刘虞非常满意,为公孙瓒上奏朝廷,请来了平谷县侯、征北大将军的头衔。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刘虞为了体现大汉的宽仁,决定释放一批胡人部族首领。
让他们回到草原,宣扬大汉的仁慈宽厚,今后再不与大汉为敌。
李世民急忙派赵云赶赴蓟县,力劝刘虞不可如此。
胡人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纵虎归山不可行啊!
结果刘虞不听。
还亲自去解开俘虏的绳索。
结果,被一个俘虏给扑倒,咬破喉咙而死。
赵云的救援,就差那么一点点,眼睁睁地看着刘虞被咬死。
李世民闻讯赶到蓟县。
“主公,末将愧对主公叮嘱,致使刘使君饮恨。”
赵云跪在李世民的身前,愧疚万分也悔恨万分。
李世民扶起赵云,宽慰道:“使君不听劝,落个这般下场,与子龙无关。”
公孙瓒特意派了亲信大将前来劝阻刘虞释放胡人首领,刘虞不听劝致使饮恨身亡,这一幕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
没有人会认为是公孙瓒搞的鬼。
“幽州牧,非北平太守公孙将军不可!”
在刘虞的灵前,有人振臂一呼。
云集景从,响应者众。
公孙瓒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地就成为了新的幽州牧,入主了蓟县。
此时,距离穿越重生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
天下形势为之巨变。
公孙瓒占据了幽州。
袁术占据了荆州。
韩馥占据了冀州、并州。
孔融占据了青州。
马腾占据了凉州和关中。
刘岱占据了兖州、豫州。
孙坚占据了扬州。
刘焉占据了益州。
以上八个诸侯,完全可以确定,就是八个位面的参赛者。
因为八方外来者强力介入,致使土著诸侯,被打懵圈了。
董卓、韩遂、袁绍、曹操、刘备、孔融和陶谦等土著诸侯,据守在徐州抱团取暖。
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胆小怕死的韩馥、冢中枯骨的袁老二,都变得如此生猛了?
要不是吕布、典韦、关羽、张飞、许褚、张辽、高顺、颜良、文丑、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阎行、张郃、高顺等人生猛,
要不是田丰、沮授、戏志才、荀彧、荀攸、徐庶、郭嘉等人智谋出众。
大家伙早就如同其余诸侯一样,被干掉了。
“直娘贼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厉害的高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