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阿青情伤(1/2)
在杨倓只顾狂扁白猿的这九天时间里,越国都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八名吴国青衣剑士,奉吴王夫差之命,前来会稽向勾践献上宝剑,并且试探越国剑士的剑术。
在勾践御前。
两国剑士分别进行了一对一,二对二,四对四的比剑。
吴国剑士获得全胜,当着越王勾践的面,斩杀了越国剑士。
当众羞辱了越国君臣。
好在勾践卧薪尝胆,连屎都当饭吃了.
区区羞辱,如何能够让他的脸上有丝毫异状?
这麻痹了吴国剑士,让他们更加轻视越国剑士。
也使得吴国剑士,在会稽城里更加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可人都有脾气。
勾践即使再能忍,也不免被吴国剑士气得发狂。
暗地里,这股怒火还是要发泄出来的。
“我勾践发誓,总有一天,要擒住夫差,便用此剑将他脑袋砍了下来!”
勾践举起夫差送来的宝剑,将面前的案桌劈落一角。
“传范大夫,文大夫!”
范大夫,即范蠡。
文大夫,即文种。
范蠡本是楚国宛人,为人倜率先而为不拘小节。
在外人眼里,范蠡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所做的事没有人能够预想得到。
所以,也就有“范疯子”这个绰号。
文种来到宛地做县令,听到范蠡的所作所为大感兴趣,便要去拜访范蠡。
旁人都劝文种不要理会那个疯子,文种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奇人必有异象。
文种见到范蠡,长谈王霸之道,非常投机,当下引为知己。
二人都是行动派,对天下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中原诸国暮气沉沉毫无作为,能实现王霸征兆的地方,必在东南。
二人先来到吴国。
只是当时的吴国,有伍子胥在,的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人一商议,认为吴王未必会听他们的。
加上二人也不认为自己就比伍子胥强,于是离开吴国,前往越国。
二人见了勾践,一番慷慨激昂,勾践果真大喜,均拜二人大夫之职。
可惜数年后。
越国才刚露出兴旺的苗头,勾践志得意满,不听文种、范蠡劝谏,想要跟夫差板板手腕,执意要兴兵和吴国交战。
结果在钱塘江边一战大败,越国差点亡国。
勾践痛定思痛,开始卧薪尝胆。
更是接受了文种的灭吴九术,一步步地进行灭吴计划。
文种献上的灭吴九术闻名后世。
如今前八均已完成,唯独第九的士卒剑术,远不及吴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卡在剑术方面,如何能不让勾践感到焦虑。
范蠡和文种来到勾践的面前。
铸造兵器,已经寻得能工巧匠。
唯独剑术,依旧是困扰勾践和范蠡、文种的最大难题。
“范大夫,你且放下手中的任何事,专心寻访剑术名家。”
“是,大王。”
范蠡离开王宫,带着一队扈从走在会稽城的大街上。
说实在话,范蠡比勾践还要心急灭吴。
“夷光,你忍辱负重、志在以身报国。我一定会尽快,尽快地将你接回到我的身边。”
范蠡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道惊世绝艳的丽影,心口顿时一阵剧痛。
恨只恨,范蠡没有早一步遇到西施。
恨只恨,范蠡和西施相遇在前往吴国的路上。
造化弄人,就在这路上,范蠡和西施相知相爱了。
一切为时已晚。
“我剑利兮敌丧胆,我剑捷兮敌无首……”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吴歌合唱。
正是在御前大胜的吴国八个青衣剑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