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天稗史 > 第53章 息事宁人

第53章 息事宁人(2/2)

目录

师辰甫身边不乏美女,对这位公主虽然多看几眼,或没有到迷恋的程度,仅觉得公主性格爽朗,能聊到一起,也没想到皇帝面前求婚。

但修增安的出现改变了大君的想法,修增安当时在宴会上做些笔录,因是东元人,被分在大君身侧,二人在宴席上聊了会儿,大君对此人印象颇佳。

宴会结束后,醉酒的大君邀请修增安去官邸,想了解皇领情况。

一番长谈,修增安告诉大君,国王可有另立师辰善的打算,若想巩固大君之位,为何不向皇帝求婚,若是皇帝答应了,大君之位就无可取代了。师辰甫接受建议,向大正皇帝求婚,皇帝在犹豫之间,没想到义安公主就应承了下来,见到女儿喜欢师辰甫,皇帝也希望和东元紧张的关系缓和,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更让大君师辰甫感觉不可思议的是,义安公主当晚就到了大君所在邸馆中,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公主妩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男女之事。

没想到,一晚销魂,嫁过来八个月,就生下来后来的世子师宜阳,。

大君言道:“大博闻师,但讲无妨,既然是议事,谁都可以说话。”

“息事宁人!”修增安只简单的说了四个字。

“什么?”巫马卿瞪起大眼,“难道你要替逆贼讲情不成?”

大君道:“相必这不是无的放矢,包庇逆贼更是无从谈起,大博闻师请讲。”

修增安和缓言道:“大征台和王上是父子,和君上是胞兄弟,人老多情,王上能不爱护儿子吗?君上息事宁人,王上定然觉得君上有容人度量,这照顾了亲情,也能彰显君上的储君之望和自信之姿。君上只要将二人交予王上便可。”

看到众人沉思,修增安继续道:“王上知道这中间的是非曲折,若想惩罚大征台,也是做做样子,君上更要劝说王上,声称大征台只是一时糊涂,被小人怂恿,误入歧途。王上若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君上就坐定这储君之位了。”

巫马卿气鼓鼓的问道:“什么都不说?怎么就不是包庇逆贼那?”

修增安反,“如果赤乌将军两个儿子闹得不可开交,将军如何处理?”

“嗯!”巫马诚赞同修增安的想法,“大博闻师说的对,这不仅仅是国事,也是家事,刚才我等想简单了,大闹起来,王上责罚大征台,也不能斩了他,元镇之战还是少不得大征台,顶多让他戴罪立功,君上也落个气量狭小,不能为君的印象。王上春秋鼎盛,还有很多寿元,以后还不见得有什么变故。”

修增安道:“君上给王上建言,只提国政大事,试探王上的态度。”

大君好奇的问道:“上书建言什么?”

修增安将写好的奏折递了过去,“当前诸国,为了防止将军拥兵自重,擅权作乱,将募兵、养兵和调兵三权分开。地方的县尉、都尉、郡尉负责募兵,募兵按照身高体魄分类,选取魁梧强壮者进入各大营征战,而矮小羸弱者为镇兵,在地方驻扎训练,这养兵之权就在各国的大司马、太尉或国尉手中。军国征伐,弹压地方,这调集兵马作战,只有等到了作战时,各国君主才会授予将帅大权。”

巫马诚点头道:“不错,三者分开,是为了防止大权独揽,兴兵作乱。”

修增安道:“为了争夺元镇,王上设置了大征台这么不伦不类的官职,权力大的吓人!掌管西北三郡募兵之权,泰威和元镇两大营调兵之权,对元镇征伐之权,这样一来,三权齐备,忠心为国还好,若有不臣之心,怕也不是社稷之福啊!”

巫马诚拍手叫好,“好主意啊!君上只对王上重申三权分离,这样一来,可探查王上心思,若王上同意分权,就是对大征台有所警惕,防止专兵跋扈了!”

巫马卿大声道:“这是国事,自然可以上书。”

大君点头,“就按说的去做,投石问路,釜底抽薪,不愧是太学学士。”

大君对巫马诚言道:“待会儿本君命人支取千金,大司马和中侍令是多年的朋友,想方设法给中侍令送去,让他帮着劝谏父王,能玉成此事最好。”

巫马诚摆摆手,“大君不用操心这些琐事了,我们巫马家还能出得起这些礼物,别送金子了,中侍令喜欢玉器,臣将几个传家宝给他送去,保他喜欢。”

大征台府中,师辰善正和虎卫们正在练剑,见到王叔师庄玗和中官令翟元一到来,身后跟着伤痕累累的傅良臣,师辰善知道事情已然败露了。

师庄玗五十多岁了,是国王弟弟,他想来不贪王位,没有争雄之心,深得国王信赖,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收获的权力也越来越多。

中官令翟元一是阉人,服侍左右,是国王最信赖的人之一。

见到他们身后并没有跟随大队人马,师辰善心中稍定,知道父王不是派二人来捉拿自己的,如果父王有此心,那来的肯定是巫马家的人。

师辰善热情的招呼道:“王叔,中官令,怎么屈尊到寒舍中来了。”

王叔笑道:“呵呵,仲畠,你这里都是寒舍,我那府第岂不是成了猪窝。”

师辰善紧忙的招呼二人,“王叔,中官令,屋里请坐。”

翟元一言道:“奴才带着王上口谕,王上让奴才问你,如何处置傅良臣?”

翟元一没有胡须,眉眼开阔,看起来相貌很是柔和慈祥,不过问起话来,眼神甚是逼人,他是广野泽人,自小便被卖身为奴,先入勾栏为小厮,后被卖到马戏团,被阉割后当做怪物展出。逃跑被抓,由于没有身份,被黑心的狱卒卖给奴隶贩子,几经辗转,来到了东元王宫,由于王宫中官很少,才得以伺候王上。

傅良臣浑身被鞭笞的皮开肉绽,已经奄奄一息,师辰善觉得很不舒服。

不理解父王为何不杀傅良臣,却交到自己手中,僵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在旁的长史陶惕生躬身言道,“大征台定将此人收监,严加看管!劳烦转告王上,战事激烈,大征台明日启程,前去元镇,若无王上宣召,是不回王都的。”

长史陶惕生三十来岁,面白长须,文质彬彬。和军司马匡宁平都是大司马倚重的谋士,二人是东序士子,也是好友,投靠大司马,参赞军机。元镇之战,都是这两位谋划,提出“步步为营,层层壁垒”的战略,让东元逐步取得优势。

翟元一听完陶惕生所言,眼睛眯了起来,多看了此人一眼,微微点头,“如此最好,那老奴就回去复命了,大帅好自为之就是了,王上特意让我告诉你,因为征伐元镇,王上特赐大征台为帅,兵马钱粮,皆由大司马府掌管。”

看着二人远去,师辰善恨恨的言道,“看来这个傅良臣留不得了。”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