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子相争(1/2)
东元,雄踞东方,和皇领旗鼓相当,两国争雄数百年。
七百多年前,东国立国百年后,建都大任城,几经磨难,站稳脚跟。
六百多年前,随着东国日益繁盛强大,东国称王,在淄水畔修建大淄城。
三百多年前,云中铁骑入侵,漫卷北天,数百年的世仇,风国也加入围攻,在强大力量的共击下,大淄城沦陷,第二十三任国王师成之被擒杀,为了远离云中和风方威胁,东国被迫将国都从大淄城迁到临海而建,固若金汤的巨嵎城。
东元都城巨嵎城,因日出东方旸谷,号称“旸乌之城”。
当年的东国才子吴文君曾经赋诗,“巨嵎旸乌城,壮观天下绝!凭高望羲和,气势两相高。苍苍天水回,泛泛云霞泄。长风起波涛,万里卷霜雪!”
这里最早被太阳照耀,海水将阳光反射到空中,让城市上空呈现淡淡蓝色,宛如蓝宝石闪耀。七百年来,经过屡次扩建,巨城连锁,屹立东海之滨。
芳草才芽,啼春细雨,庭树鸣禽,帘幕生暖,红绿扶春上远林。
巨嵎城中北部是庞大巍峨的东元王宫所在,在王妃姜娴儿所在的福宁宫中,气质雍容却面色憔悴的王妃,正心不在焉的看着窗外,似在等待消息。
“神医”仓承晔正给王妃号脉,闭目静心,感受脉象。
睁开眼睛,露出轻松笑容,对王妃言道:“尊上,冬去春来,这脉象凝实,脉动有力,看来身体无碍,只需好好调养,等夏日来临,就慢慢康复了。”
围着的众人都松了口气,国王面露喜色,随着仓承晔到了偏殿。
国王请仓承晔坐下,笑道:“有仓公这番话,孤王算是放心了,这一个月来,王妃因为中都母家的变故,寝食难安,焦虑不眠,这身体是有些虚弱了。”
仓承晔点头道:“这是心病,身疾好治,这心病难医啊!”
正在二人闲聊时,王弟师庄玗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逃出手帕,擦了擦满脸汗水,到了国王面前,喘着气道:“王上,臣弟是拼了命的赶回来。”
听到师庄玗的声音,王妃赶紧下床,急切问道:“可有介文的消息?”
师庄玗见王妃身体还好,便如实奏报道:“嫂夫人,臣弟和皇领交涉了,我们东元愿出重金赎回姜相家人,可他们君臣上下死活不松口,臣弟都要哀求了,可他们非说姜相弑君,特别是姚家,更是明确表示,此事绝无可能!”
王妃心神激荡,身体虚晃,差点摔倒,赶紧扶助床沿,亟不可待问道:“老身那几个外甥孙,宜思、宜昂和宜璋那?他们同意交给我们吗?”
师庄玗失望的言道:“他们推说宜思病故,宜昂和宜璋都逃的不知踪迹了,就是想交给我们,也没有办法了。臣弟无能,没能办好这个差事。”
王妃顿觉天旋地转,头晕脑胀,猛然倒下,幸亏中侍令翟元一手疾眼快,疾步上前,扶住王妃,仓承晔赶紧取出金针,扎入经脉,过会才悠悠转醒。
王妃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默默流泪,叹气道:“我这外甥,自幼多难,大哥虽做过中辅,可是卷入与茶陵斗家的茶税公案中,后来黯然致仕。介文也被迫流亡北地。我这个做姑姑的,也没能照顾多少。没想到,我们姜家会遭此大难,我那可怜的外甥孙啊,从小到大,都没看一眼,就这样阴阳相隔了。”
母亲病重,大君师辰甫和公子师辰善,闻讯也急急赶来。
他们都身形高大,大君文质清秀,仪表堂堂,公子姿颜雄伟,阳刚锋锐,这两个儿子,一文一武,俱是人杰,深受父王喜爱,王妃才牢牢坐稳了位子。
师辰善跪在母亲床前,气冲斗牛,“娘,皇领不打算释放表兄家人。哼,我们东元算是仁至义尽,好话说尽,连出钱割地都不同意,真是欺人太甚!儿臣恳请父王,领兵讨伐,我倒要看看,皇领是打算兵戎相见,还是打算放人。”
大君赶紧劝阻道:“仲畠,不得鲁莽!军国大事,怎可儿戏。”
师辰善没有理睬大哥,目光汹汹的盯着大君,怫然不悦道:“大哥,娘天天担忧表兄家人,你就不着急?大嫂可是皇领公主,表兄遇难,让嫂夫人写封信,让他当太后的母亲和当皇帝的哥哥放了表兄,应该不难吧!咱也不是让表兄官复原职,只是让表兄和家人到我们东元来图个清静,这对嫂夫人来说不是问题吧!”
知道弟弟相逼自己,大君微怒,面色不悦,“你把事情想简单了,表兄可是谋害皇帝的凶手!我问你,若是东元有人谋害父王,我们会把凶手交给他人吗?”
师辰善面色不屑,厉声诘问,“大哥,你是不是让你皇领媳妇灌了mí • hún汤?表兄是凶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任谁都能看出来,表兄绝非弑君凶手,去年我和表兄商议广野泽疏通的事,表兄可是拼命给皇领争取好处,气的我还和他吵了半天,他说军国大事没有亲情,只有社稷,效忠皇帝,是分内之事!言语之中,对成宣极力维护。当时我们天天同行,若真有异心,怎么可能不结交我们东元作强援?表兄杀了皇帝?就没有后手?只会坐以待毙?等着被抓入狱中?”
王妃对大君言道:“思恭,有些事,你不如仲畠看的明白啊!”
师辰善得到母亲的鼓励,声调都提高了不少,“大哥,普天下都知道是姚家下的毒手,明显是姚家弑君,栽赃表兄!大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你要是真不懂,你这个大君是怎么当得?你可是将来的王上啊!要做到洞幽烛微,不惑群议。你要是懂装不懂,你心里还有娘吗?你心里就那个皇领媳妇了吧!”
“够了!”大君怒不可遏道:“就算知道,又能如何?难道要战争吗?”
王妃伸手抚摸着小儿子的手,欣慰的笑道:“仲畠,你孝敬娘,知道娘心中担忧母家,想为娘分忧,娘知道!没白疼你这个老儿子,可带兵征战是军国大事,要听父王教诲,要听五上卿的意见,这可不是过家家,想打就打,想散就散!兵戈一起,几万人的命就没了,你表兄家人是命,那些黎庶小民的命也是命。”
师辰善气愤道:“我们东元人的命是命,皇领那些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儿臣就要带着大兵压境,我就不信,皇领为了表兄一家,敢和我们大动干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