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梁相解谶(3/4)
皇帝很满意,最难的谶语,在片刻之间就能参悟明白,至此,皇帝已经完全明白这三句谶语的意思了,“完美,太完美了!这才是谶语的真义,这说明了自朕开始、当今的太子润舆,还有将来的太孙,才是真正的皇帝,天意昭昭啊!”
看着手上的纸张,皇帝还在无尽的回味,越咂摸越觉得有意思。
想到半年前,皇后和大祭司费尽心力的布置陷阱,来诓骗自己,这些人真是罪该当诛!皇帝恨恨的说道:“朕也是被大祭司这个老混蛋绕糊涂了,前朝王族,果然有点邪门,看来要把大祭司抓来,好好审问一番,看看到底有什么精彩的故事。”皇帝玩味的笑着,他认定有很出乎意料之事,皇后定然也在暗中参与。
“微臣愚见,到此为止吧!就怕闹个底朝天,最后不好收场,圣上,人处其位,必做其想!依圣上之绝悟高智,定是猜到了什么隐情,可圣上细想,所涉之人也没有太大错误,很多事情,都是机缘巧合而已,才最后让事情突生波折。”梁兴奴恳切言道:“事有波折,圣上就来定fēng • bō,最重要的是平息事端啊!”
皇帝赞许梁兴奴的态度,闭上眼睛,手指头敲击着桌案,似在深思,微微点头,“中书说的对,此事不宜兴起大狱,看来朕以后要敲打敲打皇后了。”
“很多事情,是不能摆到台面的,到了台面,就必须要处理,以正天下视听。到了那时,处理重了会伤害家人,轻了就难以堵天下的悠悠众口。”
皇帝有些生气,“应该早点提醒朕,不至于闹到今日这个程度,让朕在天下人面前尽失脸面。放了姜家,以前所做的决定就是愚蠢的,会让天下人看笑话;不放姜家,姚家和大祭司他们会看朕的笑话,不管如何,都有伤天子圣明。”
梁兴奴回道:“微臣是姜云天推荐到圣上面前的。”
皇帝看着须发灰白的梁兴奴,同情道:“朕懂你的意思,这就是你一直不敢提这个事的原因吧!中书,你出身低微,家中贫寒,在朝内没有根基,夫人是和你同患难的糟糠之妻,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你也难啊,朕岂能不懂。”
“圣上洞察万物,明鉴秋毫。”梁兴奴被皇帝的体贴所感动。
皇帝挥了挥手,不以为意,“朕不怪你,说实话,若是几个月前,你为姜家求情,朕震怒之下,也会怪罪你的,你这几个月小心自保,不提只言片语,也是为难你了,我们商议姜家,看你欲言又止,也是担心被误解为姜家一党吧!”
“圣上,微臣的确不宜多说。”
“朕想听听真心所想,中书只管大胆的说,君臣多年,彼此不该隔阂。”
“圣上欲留稳固万年的江山,绝不希望万年后,老臣难制,家族纷争,内起党争,外招边患,致使大乱祸及苍生,御四海而哀苍生,圣上苦心,几人能懂?”
“嗯!”皇帝悠悠叹曰:“别人只看了二三步,你却看到最后一步。朕不得不佩服啊,在这些中辅里面,中书才知高妙,真是鹤立鸡群,远超他人。”
“谬赞了!圣上难啊,要为太子着想,要为基业着想,还要为天下着想。这些事情,相互牵连,纷繁杂乱,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灾祸。”梁兴奴略带忧色,“历来新主登基,自易朝到我们农朝,上千年来,谁人不起波澜?想当初,圣上继位之时,也是险象环生,幸亏圣上临危不乱,才得以妥善处理。”
“中书,满朝文武,有几人能懂朕的心思啊!能把你这样的贤才推荐到朕的身边,姜云天就不是有作乱之心的臣子。”皇帝似乎也触动了内心的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