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明仁宗朱高炽(临时)(3/4)
同样,在你询问继承人的时候,其实你的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是需要一个聪明人合理的说出这个答案,然后给你一个更加合理的理由罢了。
而解缙也一定会揣测好这件事情,想好了朱棣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才会给出来一个答案。
好圣孙只是答案?
不,他还是一个能够说服朱棣的理由。
或者说,他朱棣需要的这么一个理由。
第三个佐证,永乐盛世!
一个时代给朱高炽证明这已经算是足够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唐太宗,明太祖,明成祖这几个人与唐玄宗之间的区别。
他们面对的局面都差不多,可能其中明成祖还稍微好一些,也是好的有限。
我们在读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文韬武略,但是却极少去看到这文治武功之下的民生民力。
这也就是他们三个和唐玄宗的区别了。
在各种文治武功的折腾之下,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让百姓能够不造反,能够吃上饭,这就叫做盛世!
要是做不到,内部百姓出现问题了,或者哪路兵马出现问题了,那就是唐玄宗了。
简而言之,玩明白了的是盛世,玩崩了的是玄宗。
很明显,朱棣的永乐盛世没有玩崩。
单纯的就以折腾来说,朱棣可比之前的那些前辈能折腾多了。
五征漠北,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七下西洋。
这三件事情哪一个不是举国之力才能够办的?
你让历代皇帝之中有最壕富二代之称的杨广试试?
三征高句丽他就没了个球球了。
就这些事情全都砸上去,这钱烧的那真是犹如洪水滔滔。
那钱怎么出来的,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赔本买卖。
不管这耗费多少国力,最后坚持下去了,永乐一朝就是没崩溃,那因为啥?
还不是因为朱高炽,总不能是因为朱高煦吧。
他要是有这个本事,朱棣也不会喜欢他了。
要是没有朱高炽各种拆拆补补,上哪儿有朱棣的这些文治武功,就他那么一个花法,说实话两千多年里,有几个人能够抗住了?
所以这点连我们都能够想明白的事情,作为一代雄主明君的朱棣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名将更胜明君的朱棣,当然知道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家国。
这经济,这内政永远在军事之上!
打仗,治国,打得就是经济,就是内政,就是国力。
你不让朱高炽上,你让朱高煦上?
再来一次五征漠北?
谁给他打经济盘?
让他哥哥朱高炽?
好嘛,这得多大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