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都不能做案首(2/4)
所以周李二人都不适合来拿这个案首!
可是周子迎是县中才学魁首,李玉楼虽略逊一等,但却长在谋划,两人之间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县中一时瑜亮,也仅此二人。就算县中想另外找一个人点了案首,怕是会引来多方的质疑,压不下悠悠众口。万一届时这个乖没卖好,反而会将两边都暗中得罪了。
所以,他们就看中了县中这段时间声名大噪的张信之。张哲甚至都猜得到,只要他的文章还过得去,这个案首就必定是自己的。
加上童考之中除了必要的墨义,诗歌文章都在可考范围之内,想来那韩教谕出的大题必定是诗词一类。
考虑到霍炳成的面子,张哲没有立即拒绝,而是稍等了片刻才坚决的摇起头来,连借口都是现成的:“济源兄,恕信之委实不能答应此事。岳家蒙难,即将远迁西北,家中不知要生出多少事,信之哪里有这个闲暇去考这个试?再说,兄未曾听闻过小弟几年前与人赌斗,曾将家里书稿全数付之一炬的事么?多年未读圣人之语,此事哪里做得出能入目的文章来?”
霍炳成听到张哲的推辞,不急反笑:“信之顾虑,家父等人早有所料。若贤弟夺了这案首,那孟家之事,未必不能转圜一二。邻省西山道西江郡与西吕国隔山相望,似乎也算得上边郡。”
张哲心里不信,不是他看不起葛县令,而是县里对此事的结果实在是干预不了多少,说不定还会得罪宋家。
除非是......,张哲立即想到了一个人。也只有这个人有这个能力和面子,而且此人做下此事,不但不会得罪双方,反而还会让双方都念他的好。
那便是林通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