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再创新大明 > 第106章 奇正相倚

第106章 奇正相倚(1/1)

目录

第106章剑走偏锋

中午吃饭的时候,孟歆特地嘱咐金立德炒两样好菜,他要贿赂贿赂朱瞻基。葱烧海参、糖醋排骨、九转大肠......陆陆续续摆上桌。孟歆拿出一只陶制球形酒坛--上书“兰陵”两个大字。

朱瞻基冲着孟歆嘿嘿地冷笑,说道:“你小子又要耍什么阴谋诡计?”

孟歆说道:“你怎么知道?”

“你这酒怕是来历不凡吧?”朱瞻基意味深长地看着孟歆。

孟歆说道:“好眼光,这是兰陵酒--兰陵美酒的酿造史同中国的青铜器一样古老,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鬯其酒”的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一代圣哲荀子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我小的时候,,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中出土了具有2148年历史的兰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坛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保存完整无缺,进一步印证了兰陵3000年的酿造历史。

皇太孙殿下既然识货,我的良苦用心就值当了。”

斟满酒,两个人把酒言欢--孟歆说了明年7月京师、山东、河南闹蝗灾和开封黄河决堤的事情。并说了沈之毅、关轩成立的农会和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打算。

朱瞻基不理解孟歆他们为什么要和地主作对。

孟歆痛心疾首地给他摆事实、讲道理:“229年以后,大明朝灭亡在崇祯皇帝手里。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多种,但是大明朝廷的财政危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明初,洪武帝实行轻徭薄税的税收政策。当时,全国缴税的土地有400多万亩,纳粮3200万石。到了崇祯时,江浙财团、东林党抗税瞒税。全国缴税的土地剩下300多万亩、纳粮只有2600万石。

反之,大明朝廷开支日益膨胀:豢养宗室、军阀养贼自重贪得无厌、冗余官员庞杂。相反的,辽饷征收了,层层克扣,前线士兵欠薪3--6个月。

50%以上的土地被士绅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或者是卖身为家丁。

依赖屯田纳税的税收体制开始逐渐崩溃。征不上来商税的原因是:地主、商人一体化、土木堡之变--武官集团团灭--文官当道--给地主、商人减税、免税。文人、大臣被收买,杀贫济富。崇祯说了:再苦吾民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崇祯皇帝被逼的卖了金银碗筷去发了辽饷,自己却破衣烂衫。

苛捐杂税--官逼民反--李自成造反;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崇祯在北京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向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募集款项,准备到南方组织抗清军队。大明朝廷内外冷漠、无动于衷。崇祯的老丈人周国舅捐银5000两,还是找的周皇后敲得竹杠。结果,李自成进京,抄家抢掠了--7000万两白银--其中,周国舅一个人就足足贡献了300万两白银。

我求你--摊丁入亩和我的伙计、学生搞农会、农业合作社,为什么?是为了一只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流民造反。归根结底--是想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

我不想再磨叽。你到底是帮还是不帮。”

朱瞻基想了又想,说道:“启奏朝廷,实施摊丁入亩,程序繁琐,时日繁多。这样,我走正常的渠道,和他们周旋,争取皇爷爷的支持,实行摊丁入亩。你让范之理总经理拿着我的名帖找山东左、右布政使,就说是我的意思,用大明皇家百信农厂的名义今年冬天到明年的4月份。和原来的佃农合伙一起租租赁官田、士绅的佃租田。二子,交给副总经理吧!他可比你会来事。”

孟歆叹服--朱瞻基不愧是在大明朝廷的官场里--摸爬滚打多年了--眼光毒辣--没有范之理在背后的指点、撩拨,沈之毅、鲁世奇、关轩他们会如此老辣、审慎、狡猾又轻车熟路--打死孟歆也不相信。

孟歆说道:“好吧,就依你。”

朱瞻基连忙说道:“可别,没有我什么事。是你们济南农厂自作主张。”

孟歆再一次叹服--好一个装聋作哑、剑走偏锋。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