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开天辟地(2/3)
百灵用遥控器关上了窗帘,室内一片漆黑。
片刻,舞台上方出现一幕3D虚拟现实影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浩瀚的宇宙,银河浩瀚、星光璀璨。
李师师的解说响起:“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宇宙。”
画面一点一点地推近:“这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
画面一点一点地推近:“这是我们所处的太阳系。”
画面上:太阳发出耀眼、橘白的光芒在自转和公转。九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最远的冥王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
画面推近到地球望向太阳:湛蓝的地球在自转和围绕着太阳公转。
李师师解说道:“我们所处的地球在自转。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自转由东向西,在地球上--我们看见了--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圈就是我们的一天,共计24小时--我们称为12时辰。”
画面转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相对位置演变:太阳到达黄经冬至270°。太阳在相对位置的最南端照射地球。
解说道:“这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地球在公转,相对太阳的位置一点一点地北移。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白天一点一点变长、黑夜一点一点变短。
太阳相对于地球的正中央--赤道上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地球还在公转,相对太阳的位置一点一点地北移--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从这头开始,太阳的相对位置往南移动: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秋分时,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