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萝卜和大棒(一)(2/2)
猪蹄子、叫花鸡、东坡肉;鸡蛋西红柿、烧茄子、酸菜鱼........梦兰做了一桌子菜被两个人吃的七七八八......
两个人转坐到沙发上,梦兰砌上了碧螺春。
孟歆掏出一叠书稿《国富论》扔给朱瞻基,说道:“看一看,请皇爷爷署名可好?”
朱瞻基看了半天--本来就喝的有一点二五眼--现在,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真是头昏眼花、不胜其烦--说道:“你想说的是啥?”
孟歆豪情万丈,说道:“你知道吗?决定社会进步水平的关键力量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的进步水平--即标志着技术进步的快慢。
比如:远古的时候,你要搭建一间草棚,需要先弄几根树干,搭建棚顶。怎么办?”
“砍树呗。”朱瞻基不以为然。
“远古的时候,你有刀吗?”孟歆问道。
“不是说--古人是--刀耕火种吗?”朱瞻基振振有词。
“哪是什么刀?怎么种的火?”孟歆步步紧逼。
朱瞻基不知所措。
“远古,人类的狩猎、捕兽的第一件武器--工具是什么?”孟歆循循善诱。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恐怕是石头吧?”
“对了,是石头。人们还给敲击、磨砺变得有锋利尖头的、锋利刀刃的石头装上木棍--变成了石矛、石斧。这是人类劳动工具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和技术进步。刀耕火种是春天--火烧袁野开荒--树木、杂草化为灰烬以后,用石器的刀来播种。
第一次劳动工具的进步是人类学会了敲打、砍砸、摔碰等等笨拙的手段制作石器。因此,石器工具不但粗糙,还很少、很稀有。人们,只有狩猎、采摘获取食物。饥寒交迫,只能存活十几岁。但是,人们学会了生火、用火,可以吃到烤熟的食物,可以用火驱赶或者防范野兽了。中国出了一个燧火氏。
第二次劳动工具的进步是--人类在敲击石器的基础上,又学会了磨砺石器。石器工具更精巧、更锋利、更趁手了。这个时候,人们从狩猎、采集食物进步到耕种。还有,驯服、豢养家畜,有了猪、羊、牛、马、狗等等。但是,还是收获很少。没有多出来的土地,没有私人的财产,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头人、地主、奴隶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