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2/4)
百灵又打开了3D激光虚拟现实投影:李自成正在带领队伍冲进北京城、紫禁城、烧杀抢掠......
百灵说道:“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距他的老家长峁鄢60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
随即,是李自成和多尔衮松锦大战和清军攻陷北京的画面。
百灵说道:“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于赫图阿拉。206年后,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213年后),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214年后)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215年后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220年后)至在松锦大战中获胜,立下卓越战功。北京沦陷。”
清军入关后,进行了血腥的的屠杀--最残酷的是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223年后,四月,清军进攻南明,兵围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主帅多铎先后五次亲自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清军攻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壮烈牺牲。清军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烧杀淫掠,无所不至,繁华都市顿成废墟。人民死亡在八十万之上。城破时史可法被俘,多铎劝谕归降,史可法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义。
嘉定三屠是223年后,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