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带着基地回古代 > 第242章 西南变法之义务兵制和义务教育制

第242章 西南变法之义务兵制和义务教育制(2/2)

目录

“后来两个姐姐和姐夫经常帮扶一些,在三十岁时才考中举人,天成十三年考中进士。”

“在坐的县令,有一半都是举人,基本都是寒门,不是寒门也到不了这个地方,有门路的都去了江浙富裕的县。”

“寒门中举,有多困难,要经历多少苦,在坐的应该都清楚,父母天天吃的是粗茶淡饭,稍微有点好吃的都会留给自己。”

说完,石峰的眼泪又流了出来,这时另外一个县令也开始大哭起来,易浩然一看是古丈县令杜俊。

杜俊起身拱手,抽泣道:“臣想起已经仙逝的老母,为了供臣读书,活活累死,得了病也舍不得花钱治,想着把钱省下来给臣买笔墨,臣不孝啊。”

“如果臣当年能有这样的政策,母亲也不会积劳而死,臣也可以侍奉左右,臣最大的遗憾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易浩然听完,默然,看着下面官员神情激动,估计又想起求学往事,而且这些官员普遍是寒门子弟,基本上一人读书,全家都要省吃俭用才能供养。

要买笔墨纸砚,要给教书先生束脩,还要吃好的穿好的,这些都是不菲的开销,足足压垮一个普通的家庭。

此时三个知府起身,朝西南王拱手道:“臣等代表西南百姓谢过殿下。”

易浩然见状,长吁一口气,一切顺利就好,自己虽然贵为王爷,任何事情的确可以乾坤独断,但是如果不取得下面的支持,那就会事倍功半。

如果一项政策的执行者不认同这样的政策,哪怕他在执行,那也会打折扣,磨洋工,把这些父母官拉到自己这一边至关重要。

而且这个时代还不错,自己的封地也不错,这个时代没有前世历史那程朱理学的荼毒,儒家文化还没有被阉割。

西南大地对于男女之别的看法,没有那么变态,女子抛头露面外出干活,打杂,务农等,不比男人差,女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易浩然继续说道:“西南普及义务教育,需要西南所有官员和百姓的努力,在这里我来诉说一下初步的计划,请各位臣工用心记录。”

“计划在五年内全面普及义乌教育,何为义务教育,就是官府出钱,官府牵头,官府掌控,一切开销由西南王府承担,保证西南全体青少年能得到知识教育。”

“每年中秋后第三天开学,也就是八月十八,那个时候天气也不热了,农忙也结束了,家中父母长辈的空闲时间比较多。”

“到每年小年的前一天放假,也就是腊月二十二,这算作一学期,来年二月初二开始上学,一直读到六月十八,这也算一学期,两个学期的过程算做一学年。”

“每个稚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时间为六个学年,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王府会出试卷进行考核。”

“对每个府,每个县,每个乡镇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会得到相应的奖惩。”

“在天成二十年,也就是明年,也是西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大家要做的就是要在每一个乡镇建造一座学堂,在明年农历八月十八开始投入使用。”

“学校建造的规模和图纸到时候王府会下发,学校建造的规模,根据所在区域的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进行建造。”

此话一落,下面官员窃窃私语,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不是应该讲究实用么,建这么大的学校,没几个人读书那不是浪费么?

赵大鹏起身,轻咳一声,道:“肃静,注意会场纪律,有什么疑问自行起身询问。”

溆浦县令孙德闻言起身道:“殿下,假如臣治下一乡,人口有三千,适龄读书儿童有五百,该建多大规模的学校?”

易浩然道:“适龄儿童五百,那就建造能容纳一千到一千五的学校。”

孙德眉头微皱,道:“殿下,普及义务教育已经不易,所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还请殿下从实际出发,有多少人读书就建多大的学校。”

不少官员一听,也都点点头,孙大人言之有理啊。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