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三口之家的生活(2/2)
这个东西很香,很好吃,前世这个东西就像零食一样,沾点辣椒面就这么吃,有的地方又说要沾糖吃。
就因为这个油渣到底是沾糖吃,还是放盐炸着吃,又在贴吧,论坛里面大吵一架,结果还是不分胜负。
易浩然随手拿起一块吃了下去,脆脆的,很香,不过没有咸味,估计是炸的时候舍不得放盐,看这家里条件,也不像是有糖的人家。
还有两个大海碗里面是满满的肺片,也都切片炒死断生了,按照现在这个天气的温度,放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另外两个小一号的碗里面是早上吃剩下的菜,也是炒青菜,不过里面还有几个肉片,还有一些剩饭,估计也是中午拿来垫肚子的。
易浩然又把目光看向砧板台子下面的坛子,范虎见状,连忙弯腰把两个坛子拿出来,然后打开。
果不其然,其中一个坛子里面腌的咸菜,还有个坛子里面全是液体,还有点温度,摸在坛子身上有点热乎乎的。
曹山说道:“蒙老爷,这是你昨天赏赐给我的板油,才炸出来的猪油,你看这都还没结冻呢。”
易浩然点点头,有些感慨,没想到这厨房最值钱的东西,居然是我昨天送给他的猪肺、板油和肉,要是没有这些东西,他厨房就几个瓶瓶罐罐。
易浩然和蔼的问道:“家里几口人?有良田几亩?今年收成如何?家里还有多少粮食?够不够吃?”
曹山略一思索,回答道:“家里有粮一千一百斤,勉强够吃。”
“我家原有良田八亩,十年前父母病重,治病已经花了不少钱,能卖的都卖了,但是病情不见好转。”
“后来没办法,开始卖地,五亩地卖了七十两银子,就卖给曹里正。”
易浩然看了曹里正一眼,曹家旺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尴尬的笑了笑道:“七十两买你五亩地,这个价钱算对得起你了。”
曹山闻言,也是点点头,拱手道:“当年还多亏你相助,不然隔壁村子有人恶意压价,只肯出五十八两。”
曹家旺道:“哼,老朽就看不惯有人落井下石,不过因为这事,我现在都还没跟他讲过话,形同陌路。”
曹山继续说道:“卖地得来的七十两,拿来都给父母看病,可惜依然不见好转,在五年前去世了。”
“给父母办了丧事之后,还剩下二十多两,家中就只有我一个人,还剩下三亩良田,这样也够吃,每年还能剩余一些。”
“去年结婚娶媳妇,已经花光了卖地的钱,今年七月,家中添丁,喜得一子,现在家中三口人。”
“今年向曹里正租佃了三亩良田,加上自己的三亩地,共种了六亩地,自家地里得粮八百八十斤。”
“租佃的三亩地得粮七百二十斤,佃租二百七十斤,今年清明之时,还问里正借粮两百斤,还了两百三十斤,还剩一千一百斤。”
“今年七月,家中添丁,喜得一儿,现在家中三口。”
易浩然认真听了,这个存粮只有一千一百斤,一家三口只能说够吃,万一来个其他什么事,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典型来说,就是抗风险能力太差,家中没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还要祈祷家中的人无病无灾。
易浩然微笑的说道:“恭喜你啊,当父亲了,你们家有后了,不过怎么没见你们儿子呢?”
曹山一想到自己的儿子,脸上也是笑开了话,自己可是做父亲的人了,连忙说道:“儿子一个时辰前就睡着了,现在在床上。”
说完,“哇”的一声,似乎父子之间有心灵感应,他儿子醒了,女主人连忙告退一声,朝房间跑去。
易浩然却道:“走,去你堂屋还有房间看看。”
一伙人来到堂屋,堂屋不小,但是里面居然没有什么东西,有一个神龛,上面摆放着一个香炉。
还有一张老旧的四方桌,有一张长条板凳,边上还有一张小板凳,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
此时女主人抱着孩子出来了,朝自己男人说道:“山哥,儿子饿了,喝了几口奶,又睡着了。”
易浩然看着她手中的孩子,心中很是喜爱,道:“来,让我抱抱可好。”
曹山笑道:“能让蒙老爷抱,那是小儿修来的福分。”
易浩然接过孩子,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看着这白白嫩嫩的模样,很是高兴,感慨道:“这不仅仅是你的孩子,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未来。”
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里面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太多顶天立地的男儿。
每次到了民族危难之时,总有人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救民族于水火,这使得华夏民族始终屹立在东方。
易浩然道:“孩子很可爱,也很健康,范龙,拿一两银子给曹山。”
范龙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递给曹山,曹山激动坏了,自从结婚把银子花完后,就再也没见过银子了。
拿着银子就在嘴里咬一口,易浩然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师爷不高兴道:“混账东西,蒙老爷赏赐给你的银子难道还会有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