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同孙元化的谈话(2/3)
由于崇祯对铁路、道路、水利建设的大肆投入,对铁矿和石灰石的需求几乎永无上限。
原本并不普及的爆破采矿法,迅速成为了京畿矿山的普遍模式。如此一来,黑火药的市场需求很快就超过了市场上的供应量,特别是军器监生产的质量优良的黑火药。
火药带来的滚滚利润,不但让军器监的官吏们开心不已,也让他们对于如何提高火药生产效率,充满了兴趣,因此有了今天孙元化对皇帝的建议。
官吏们希望能把军器监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各地区,从而垄断国内黑火药的市场。
而对于崇祯来说,他并不反感军器监想要垄断市场的想法。黑火药虽然是等级较低的火药,但毕竟还是一种可以危害到生命的火药。如果有可能的话,对于黑火药的生产,他还是希望能控制在朝廷的手中。
巡视完火药工坊之后,朱由检继续向孙元化询问起了,关于军器监生产火枪的状况。
崇祯Ⅰ、Ⅱ型两种轻重火绳枪定型之后,军器监下的火器工坊就进行了生产。因为崇祯听说了,此时欧洲已经出现不用火绳的火枪,所以要求军器监以最低的生产下限生产这两款火绳枪,并开始研发不需要火神的火枪。
而大量的生铁被使用在了铁路和各种铁制机械上,因此火器工坊每月生产的火枪固定在了800支。其中有200支重型火枪,剩下600支都是轻型火枪。
这些火绳枪的式样虽然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燧石火枪,但是这些火绳枪的质量已经同这个时代使用的主流火绳枪,没多大差距了。
在军器监的火枪库房内,已经存放了1800支轻型火绳枪,和600支重型火绳枪。
孙元化犹豫了下,还谈到了关于火炮的问题,“之前向陛下申请的铜料,军器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以失蜡法成功的铸造了一批,采用11斤炮子的青铜大炮。
该炮炮管长米倍口径,口径118mm,炮身重公斤,如果加上车架,就是1112公斤。虽然它看上去很难移动,不过比起红夷大炮来,已经减轻了三分之一的重量了。
它的标准装药是公斤,不过即便是倍或是双倍装药,它也没出现任何问题。
在标准装药下,他可以在1500-2000米之间同敌人作战。如果采用双倍装药,那么可以打的更远。臣可以担保,这绝对是一门好炮…”
听着孙元化不断的夸奖自己铸造出来的大炮,朱由检顿时有些狐疑的打断了他询问道:“你究竟铸了几门?”
孙元化支支吾吾了一阵,然后对着崇祯比划了一个六字。朱由检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感觉不对,又继续追问了一句,“你铸了六门,成了几门?”
孙元化眼睛有些飘忽的看着左上方,口中说道:“虽然只成了这一门,但是臣已经摸到了诀窍了,只要陛下把这次从日本运回的铜料再拨下一些,臣一定能提高成功率。”
饶是朱由检再大方,听了孙元化的话也感觉头有些发晕。每门炮用铜差不多1000斤,六门炮就是6000斤,从日本运回的铜料姑且算它每百斤10两,六门炮就是600两。
其他辅料加上工匠的人工费用大约占40%,那么这门青铜炮成品的造价就达到了840两。
问题在于,前前后后,他大约调拨了近30000斤铜给孙元化,除去了几门小炮,和一些轴承之外,就剩下了这门青铜炮了。这么一算,这门炮的造价已经突破1000两了,这已经相当于一艘福船的价格了。
这么一算,澳门人开出了1000两银子一门4000斤红夷大炮,的确不算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