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造船(3/4)
在崇祯的大刀阔斧之下,俞咨皋制定的渤海舰队编制缩减到了3500人,78艘船。而后勤部门的运输舰队设定为334艘,筹建的航运公司规模也达到了77艘。
俞咨皋对此有些沮丧,但是他还是对崇祯提醒道:“陛下,这样的话,运输舰队同航运公司似乎没有这么多足够的水手。”
朱由检毫不迟疑的回道:“让他们去招募山东沿海的渔民,还有运河上的漕工,朕觉得人手不会不够用的。”
正当俞咨皋以为,自己报上去的舰队预算将会裁减大半时,朱由检却看着摊在桌面上的地图说道:“除了天津、庙岛两处设立舰队基地之外,朕要渤海舰队在这块地方也建立一处舰队基地。”
俞咨皋顺着皇帝的手指方向看去,发觉皇帝指的地方是辽东半岛头上的一个海湾处。
“旅顺?”俞咨皋下意识的读出了地图上的名字。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旅顺现在就在我们手上,一直以来都归属于东江镇管辖,昔日张盘正是从此地出兵率兵收复金州、复州、永宁等地,只可惜缺乏辽东各军配合,导致最后兵败。
旅顺地势险要,背山面海是形胜之地。但若是港口被封,则就变成了死地。因此守旅顺就要海陆并重,以陆上的炮台守卫港口,以海上的军舰护住旅顺的命脉。
如果登莱、庙岛诸岛、长岛诸岛加上旅顺都纳入我军,那么辽东半岛就会与海洋隔绝。
而对大明来说,这条防御线的存在,也保证了从海洋而来的敌人,无法威胁到渤海内的京畿要地。”
俞咨皋久在福建,对张盘的事倒不是很了解,不过旅顺的地形却让他认为,皇帝下令增强旅顺的防御是正确的。
王安、宋武烈本身就是登莱水师出身,对于这段往事倒是清楚的很。他们也一直认为,同登莱隔海而望的旅顺,的确是辽东半岛的屏护。
只不过随着袁可立去职之后,后来的登莱巡抚丧失了收复辽东半岛的进取心,把登莱水师从一只进攻性兵种,当成了保证辽东、东江两镇后勤运输的船队来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