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比尔的北京见闻(2/4)
但是却被告知,上疏已经被递交给了通政司去了。姚士恒只能失魂落魄的回去了,由于害怕被妻子责骂,他还不敢告诉她实情。
好不容易当上了号称清流的御史,却因为一场酒醉而辞去了,姚士恒就不提有多伤心了。
最让他烦恼的是,他辞官疏中弹劾勋贵的话语,无疑是得罪了阳武侯。
他要还是御史自然不必害怕这些外强中干的勋贵们,但是离职回乡闲居,还要去得罪勋贵,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因此这几日让他过的有度日如年的感觉,而今日朝会更是不安了一个上午。深恐下一刻,崇祯就会把自己的辞官疏拿出来公之于众。
等待了一个上午,都没有什么动静。这让他安心了一些。也给他心里增添了一些侥幸,以为皇帝压根就没看到他的上疏。
当姚士恒喜忧参半的随着人流向着宫外走去之时,一艘荷兰夹板船正向着天津航行而来。按照欧洲的称呼方式,这是一艘150吨排水量的小型盖伦船。
在这艘船的船长室内,彼得.纳茨正忧心忡忡的看着眼前桌子上固定的东亚海图。
作为第三任荷兰东印度公司在tái • wān殖民的tái • wān长官,为了弥补tái • wān商馆的赤字,和提升tái • wān商馆在巴达维亚总督心中的地位。
他上任之后,就颁发了对日本商人增收一成的货物输出税收。但是他没预料到,日本商人随之而来的激烈反抗。
而和荒芜的tái • wān相比,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当局,显然更为看重,为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大量贸易利润的荷日贸易航线。
滨田弥兵卫和他爆发矛盾之后,回到日本试图煽动幕府断绝日荷贸易的行动,顿时让彼得.纳茨惊慌不已。
彼得.纳茨很清楚,如果因为他的行为破坏了日荷贸易,而导致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的话,董事会一定会命令巴达维亚总督对他进行处罚。
为此,他不得不在7月份赶往日本,希望能同幕府解开这个误会。但是在滨田弥兵卫作梗下,他和幕府的和谈失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