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月下谈心 忽悠开荒(2/2)
第二日,天气暖和了一些,可在这种季节,晨雾缭绕,打在身上的露水依然让人感觉到冰冷刺骨。
三人还是早早的就起了床,皆是一脸睡眼朦胧。
李严还好,这里就数他睡的最香,此时正一脸红光满面的准备迎接这充实的一天。
其余两人皆是感受到深深的疲惫感,可是刘三说过“一日之计在于晨”,催促着三人早早的起了床。
关平也是有怒不敢言,他何时天还微凉的时候起过床?除非是行军打仗,不然自己绝对提不起这个兴趣。
诸葛亮也不由的佩服起了现在的年轻人,昨夜和自己畅谈一夜,自己都只睡了一个时辰,他刘三也不可能比自己多睡,现在居然还如此有精神。
刘三看着三人,显然其中两人已经对于算数初探门径,再教他们也求多不精,只有着关平.....
刘三不断的沉思下,不要他讲一讲地理知识?这样的话想必关平也会兴趣一些。
于是刘三开始给三人讲解一些地理知识,还带入了自己知道的一些战争之中,分析着他们是如何靠着地理优势获得胜利的。
这一讲,三人顿时就来了精神,因为这些战争他们简直前所未能文,几百人能阻止几万人!一千人更是打退了十万人。
刘三讲课的方式幽默生动,且多数是风土人情的故事,再带入其中典故之中,再加上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天文地理,无处不讲。
这个时候关平像是恍然大悟,蜀国为何要选择在九郡之中定都了!地势!一切都是因为地势。
关平也是带过兵的,若不是刘三讲到这地理的可怕,他还不知道兵书中所说的地势险要,被一笔带过的地方是什么意思,现在脑中却是有了很多初步的概念。
经过刘三的讲解之后,他甚至能明白为何每次魏国攻打蜀国会失败。
诸葛亮也是连连点头,让他没想到的是刘三居然对地势都有如此研究。
李严更是恨不得拿起小本本记载一些人情典故,比如汉朝的帝皇们的怪癖之类的......
讲完之后又是时直中午,三人听着刘三将的还沉迷在其中,完全没反应过来。
等到声止了好半晌,三人才反应了过来,皆是才从中回味了过来。
就连黄皓在一旁都有些佩服起了刘三,没想到主公居然懂得这么多。
刘三讲的口干舌燥,慌了好半天才继续说道:“今日的识课便到这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为何让你们干农活。”
“想必你们也知道,同理之心,若无同理之心,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死读书,其实已经是违背了读书人的初衷,圣人求仁政,仁政求良知。”
“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要劳逸结合,方知其中之苦,再持之以恒。”
“你们随我来。”
接着将三人带到了靠近“大棚”的荒地,刘三手里拿起锄头,翻着荒地。
表随的作用是无限的,三人也是看了看手中的锄头。
关平想要表现自己平时的弓马功夫,举着锄头狠狠的砸入地面,顿时.....从双臂开始直到头皮,都被震的有些发麻。
看了一眼刘三,原来如此!主公当真是厉害!这开荒当真也是一门学问,竟然比弓马还要难。
于是看着刘三有样学样,慢慢的掌握了节奏,开始熟练了起来。
诸葛亮和李严有些不好受.......
........
刘三看着三人,终于忽悠住了,这样下去他们开完荒,自己又能折腾出一些新鲜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