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校场练兵(3/3)
“集合整队,立正,稍息。”
随着王大福的口号,领完军饷的士兵排好了队伍,动作整齐的立正稍息。这是吴长庆规定的程序,要让这些士兵养成行动一致的习惯。
“马上就要训练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严厉的逼着你们训练吗?那是因为我不想看到你们死在战场上,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兵,每一个人的生命我都很看重。
但是,战争不可能不死人。想要在战场上不死,那就得在平时努力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就可以少流血.......”
吴长庆又是一通演讲,听懂了的士兵都感动的感激涕零。
这个时代,哪有将军会说出这么感动人的话。‘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兵’,就这么简单一句,士兵就有种被重视的感觉。
演讲过后,除了那些需要警戒和巡逻的部队,其他的都开始了训练。
训练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士兵个人能力的培养,力量,耐力之类的锻炼,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少。
第二个部分就是战术阵法配合的训练,在两军交战中,要怎么样配合,怎么样出刀......
第三部分则是吴长庆独创的特殊训练,当中有走正步,排队形,信任训练,勇气训练,模拟对抗之类的。
而今天,这三部分训练完之后,吴长庆还给他们加了一个项目,那就是读书识字。
很多人觉得士兵最重要的是勇武,其实智商知识也很重要。特别是进入枪炮的热武器战争后,一群文盲壮汉,绝对打不过一群有战术素养的文人。
吴长庆的军队迟早都要实现全面热武器,所以士兵的文化水平很重要。他必须培养出一批能够识字的基层军官,让他们掌握一些基础的战术素养。
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虽然眼下读书识字对军队的战斗力没有多大的提升,但吴长庆还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发展。
对于这样的命令,刘汉三等人都非常不理解,他们不明白让士兵读书识字有什么意义,但是,这是吴长庆的命令,他们不理解也只能遵守。
而对于士兵来说,他们却是被吴长庆的这个命令给感动了。
这个时代的人想要念书识字可不容易,家里没点积蓄的人,根本支撑不起孩子去念书。这就导致了,基本上的士兵都是文盲。
虽然都是文盲,但是他们却都知道念书识字的重大意义。
念书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观念,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得到了普及。
吴长庆给机会让他们念书识字,等于是给他们机会改变人士。这在士兵的眼里,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
这种意外的收获,也是出乎了吴长庆的意料。
这倒是让他更加坚定的执行这个策略,特地请来一批老师来教士兵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