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劝降(2/3)
“让人立即上城墙,戴先生,协助守城的乡勇招募了多少?”
吴胜兆下令之后,又问起了手下的谋士戴之隽(jun)。
“仅两百余人,百姓得知来攻苏州的是嘉定的义军,都不愿意协助守城。”
戴之隽撒谎道,实际上,他是故意不多招一些乡勇。
原因也很简单,他是个心向大明的人。
历史上,到后年他就会劝说怂恿吴胜兆反清。他跟随吴胜兆降清,也是因为无奈。他仅是一介书生,左右不了大局。
而现在,他却暗中给义军提供帮助。
“这群贱民,这可如何是好。”吴胜兆又气又急。
“将军,我看这百姓都还心向大明,这大明的气数还断不了。我们不妨顺应大势,趁机反正,为大明立下大功捞一个荣华富贵。”
戴之隽怂恿道。
吴胜兆闻言摇了摇头:“大明斗不过满清的,那些八旗兵的厉害你又不是没见过。再看看大明这边,有一个能打的吗?”
吴胜兆既不忠于大清,也不忠于大明,他就是个利己主义者,什么事对自己有利,他就干什么。
所以,哪怕戴之隽怂恿他反正,他也一点都不生气。
只不过,他也不傻,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从以往的战绩来看,大明真的是无可救药。
“将军何不赌一把呢,正是因为大明现在处于危难之中,将军若是反正必然能够得到重用。而继续为大清效力,丢了苏州可是一大罪责,拼死守住了也仅仅是本分。在大清朝廷中,将军想要飞黄腾达可不容易。”
戴之隽继续忽悠,当然,也不全是忽悠。除了大明气数未尽这一句,其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
现在不管是谁站出来扶助大明,都可以获得重赏,封侯封王都有可能。而替清廷卖命,没点什么重大的贡献,荣华富贵可就别指望了。
吴胜兆当然也知道这个理,但是一想到清廷的强大,他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先守守看吧,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再降。”
他这种小算盘,戴之隽听了也无语,现在投降和守不住再投降能一样吗?
中午时分,吴长庆的大军就已经抵达了苏州。
吴胜兆一看对方的数量,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三千多人摆开的阵势还是挺吓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