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武装(3/4)
大明的营兵与卫所兵不是一个类型,也不是募兵制下的产物。
总督、巡抚有直辖的标兵,一般将领则豢养家丁,标兵与家丁独自成营,称为营兵。
但大多的营兵是从卫所军中抽调的,也叫军兵,即来源于卫所旗军的营兵。
徐煌他们这些从扬州卫调来的人马,到了前线就是营兵,但回去以后还是卫所兵。
只要是来自于都司中的营官,解职后都会回到原卫所。
卫所官调任为营官很普遍,卫所官职中的都指挥使司一职,为营制借用,也就是都司。
卫所军官从小到大为:小旗、总旗、试百户、百户、副千户、正千户、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卫指挥使、都指挥使(都司)。
都司是地方卫所的最gāo • guān员,相当于管理一省的军事,手底下还管着好几个卫,与布政司、按察司,并称“三司”。
就是这么一个在地方牛逼哄哄的官职,可在营兵制中,也就是个弟弟,职别相当低。
都司仅高于守备一级,在总兵、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之下。
营兵军官大致分为:伍长,什长,队长,哨官,守备,佐击,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
五人为一伍长,十人为什长,后戚继光编练新军时,将其扩大为十二人,称一队,设队长。
其中守备以下的军职不固定,有卫所军充当营兵,军阶是千户的,一般军职为千总,副千户为把总。
徐煌为百户,军职可称为百总。
总兵,副总兵等下辖兵员无定制,有的只有几千人马,有的则掌管几万乃至十几万人马。
主要看军队财力和作战需要,来决定该支军队兵员的多少,比如左良玉,一个挂印总兵,靠围剿流寇,抢掠百姓,养了十几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