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利箭上弦(2/4)
“命令:平壤拖拉机厂生产72辆10轮载重32吨卡车,安装一座两联装陆基导弹,组建2个移动发射导弹团,分别装备36辆导弹发射车、18辆雷达通信指挥车、18辆补给车。”
随后,白书杰下达了一个增加编制的命令:“命令:立即组建第二炮兵师,炮兵指挥学校立即安排980人进入第二炮兵师,限令各野战师分别抽调一个炮兵营,一个月后到总司令部报到。”
“第二炮兵师下辖2个火箭团,发射车144辆;2个导弹团,发射车72辆;雷达通信指挥车42辆,后勤补给车144辆,总兵力7200人。”
与此同时,白书杰有对朝鲜解放军下达命令:组建一个地面导弹师,负责朝鲜半岛36座导弹发射基地的战备值班任务,作为今后远程打击的威慑力量。
原来,专家组在完成白书杰装备命令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研究远程打击导弹的研究工作。
已经试验了第三代导弹,并获得巨大成功:弹长12米,弹径米,发射全重吨,战斗部装药吨,或者携带一枚6吨级的云爆弹弹头。巡航速度马赫,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720公里。
因为弹体不受限制,所以内空就很大,雷达制导系统也非常完善,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已经南朝鲜境内,部署了36枚这种“巨无霸”,如果在釜山发射的话,直接可以打到名古屋。
如果时间允许,并且解决了弹体分离技术,采用两级火箭串联,专家组有信心把射程提升到1380公里,覆盖整个日本岛。
白书杰不能干涉科学家的进取精神,但是心里很不以为然:“别说你们有信心,就连老子这外行发明家都有信心。也别说射程1380公里,就算是13800公里都不是问题,而且十年之后就会铺天盖地,把所有的战列舰全部送进海底。”
现在唯一不能做试验的,就是物理研究所竟然提出要建设粒子加速器实验室,还有核反应堆试验室,白书杰好歹没有批准。
不是白书杰不想在核动力方面先走一步,其实也不叫先走一步,人家德国小胡子集中了一百多名科学家,一直在干这个。
谁也不能否认,小胡子希特勒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超过了多少伟大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