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潜艇出击(2/4)
水下的最大航速虽然只能达到24节,但是现在的鱼雷只能直射,所以完全有躲避的余地。
潜艇大队的潜艇兵最高兴的是,就是潜艇的噪音问题彻底解决了。
虽然“静音发电机组”并不能完全无声,但是普通的嗡嗡声,经过隔离舱里面安装的“消声瓦”和吸附材料,基本上就像平时走在大街上的感觉。
还有一点,因为最后的推动是由电动机完成的,所以潜艇的震动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操作起来显得更加灵动轻巧,机动性能提高了一倍有余。
白书杰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自己“剽窃”了后世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技术,但是油耗却不能满足原来设计的180克/千瓦时。
看来时代不同,制造工艺水平和材料总就是跟不上的。先进的设计,就必须具有同样先进的加工技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暂时没有办法解决。
新式蓄电池和无刷电机的成功,白书杰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鱼雷改造”的最大难题也同步解决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在潜艇的大家伙基础上缩小。体积缩小、功率也缩小,重量自然要缩小数百倍!
当然,白书杰看见无刷电机和新型蓄电池成功的一瞬间,其实最早“异想天开”的想法是:潜艇里面啥都不装,就带上1500吨高能炸药,然后撞向日本列岛。
后来一想,这根本没啥用处!
美国人的两个大爆竹从空中扔下来,那都是300万吨tnt当量,结果也不过是摧毁了两座城市而已。要想彻底摧毁日本列岛,至少需要8枚1000万吨当量的yuán • zǐ • dàn才行!
可是,这个是不能做实验的。因为一枚1亿吨当量的氢弹发生爆炸,地球就会回到冰河时期,人类早就不存在了。
时间来到1939年5月初,王心兰的一封电报让白书杰开始不安起来。
原来,按照固有的历史,小鬼子和英国人搞的那个“远东慕尼黑协定”,应该是在1939年7月4日,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根据王心兰的电报推测,《英日初步协定》,即《有田—克莱琪协定》,应该是在1939年4月中旬签订的。
这份协定,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继续出卖中国利益的“杰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